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肩负着我国基础教育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重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本文通过对12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等比较研究,发现各培养单位培养方案的异同,发掘各培养单位培养方案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提出可行性改进与完善意见.本研究选取三类院校12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培养方案作为研究对象,其分别是4所部属师范院校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4所省属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4所综合性大学广州大学、青岛大学、扬州大学、聊城大学.通过对12份培养方案比较分析,发现各培养单位培养方案异同点.通过比较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从总体来看,各培养单位学科教学数学培养方案基本符合相关要求以国家要求为指导.但是,各培养单位没有结合自身学校办学特色与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且我们从培养方案构成项数比较中可以看出,部分培养单位培养方案内容缺失比较严重.第二,对于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三类培养单位培养目标基本完全一致.部属师范大学与省属师范大学完全照搬国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过于笼统缺乏指导意义.而综合性大学相对来说对培养目标要求具体一些.第三,对于学习年限的比较分析:各培养单位学习年限均实行两年制,严格按照我国专业学位学习年限设置.第四,对于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各培养单位差异较大.课程比例设置、学分学时设置各院校存在很大差异.与其他院校相比,华南师范大学差异显著,无论从课程设置中各类型课程数还是学分学时分配.第五,对教学方式的比较分析:各培养单位差异不大.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大学具体说明了校外导师机制建设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以期保证了其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实践能力的质量.第六,对于学位论文的比较分析:对于相关学位论文的表述,各培养单位存在很大差异.大部分院校对学位论文要求比较笼统,具体的论文操作要求比较少.基于以上分析研究,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培养方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规范培养方案,改进与完善培养方案;突出院校培养方案特色,严格执行培养方案.(2)培养目标具体化.各培养单位根据不同的学生层次以及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多样化培养计划.(3)实行弹性年限,可借鉴国外相关经验.(4)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合理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设置比例,重新分配课时与学分,加大实践课时与学分比重.(5)改进与完善培养方式内容;加强双导师制度建设,建立校外培养基地.(6)加强与完善学位论文要求,强化论文工作过程管理,完善培养方案论文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