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环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bi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人类社会必须优先解决地研究课题。广西大环江流域属于喀斯特地质背景制约下的脆弱性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具有研究的代表性。研究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流域生态修复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流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广西大环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自然条件限制因子——流域健康指示因子——人类活动影响因子”框架模型,结合RS与GIS技术,构建了包括植物净初级生产力、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景观多样性、景观均匀度、景观破碎度、生态弹性度、水体密度、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人类干扰指数、人口密度、农民人均纯收入、25°以上坡耕地指数等13个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评价2011年广西大环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状况,分析了影响流域生态健康的各因子,并对典型小流域的基本生态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广西大环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空间分异特征与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广西大环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得分范围在2.52至15.76之间。其中,优良健康区的面积为21065.94hm2,占整个流域的9.94%,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东北部与西北部地区。较好健康区面积为82087.11hm2,占全流域的38.74%,主要分布在流域中北部地区与南部出水口处。一般健康区,主要分布在流域的西部与东部边缘两侧,面积为48966.84h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23.11%。较差健康区的面积达到45288.27hm2,占整个流域的21.37%,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偏南部。极差健康区的生态健康状况最差,面积为14486.04hm2,占全流域面积的6.84%,主要集中分布在流域下游主干沿岸两旁。综上所述,广西大环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整体状况属于一般偏好。较好状况以上级别的健康面积为103153.05hm2,占整个流域面积比重的48.68%,主要分布于流域北部地区;较差状态以下的健康区面积59774.31hm2,占整个流域的28.21%,主要分布于流域的南部地区。2.从上游到中游至下游,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大致由高到低递减。造成这种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上游是水源涵养区,原始森林丰富,地表多为郁闭度大的乔木与灌丛,自然资源条件好,植被覆盖率高,系统弹性度大,抗干扰能力强。此外,这些地区的地貌上以侵蚀性中山为主,海拔较高,不易于人类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因此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好。流域中游西部与东部边缘,属于典型的岩溶地貌,地表支离破碎,适宜耕种的土地资源稀缺,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土壤流失严重,基岩裸露,石漠化现象较为突出。由于近年来政府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人工种草等措施,因此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健康状况一般。流域中下游地区,地势较低缓,水资源丰富,适合种植果木和经济林,是重要的农业区与移民安置区。该区人口密集,开垦过度,导致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系统弹性度小,恢复力差,生态系统健康较差。尤其是大环江下游干流沿岸,地表覆被以耕地及建设用地为主,受人类干扰程度特别严重。由于降雨冲刷,下游沿岸农田受中上游选矿堆积废弃物淹没,导致其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影响地表植被的生长,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低。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极差。3.通过对比分析典型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可知:29、21、10、2、6小流域的健康状况是从优良至极差递减。由于29号与21号小流域海拔较高,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低,自然条件好,因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优于其他小流域。而2号与6号小流域海拔低,人口密度大,受人类干扰严重,系统弹性度小,因此生态健康状况差。10号小流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由于先天禀赋差、过度的陡坡开垦导致石漠化现象突出,经过人为的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高。通过研究得知:结合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与社会经济状况,构建适合研究区的指标体系,采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评价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是可行的且能较好的表现流域生态健康状况的空间差异特征。
其他文献
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对协调发展视角下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及相互影响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1994~2012年两系统的协调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语言的外部因素入手开展翻译研究。作为翻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人”的因素,译者及其主体性不容忽视。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要
孔子用以仁为核心的内在要求和由礼、义构成的外在制约构成了君子人格理论.亚里士多德从最高的善出发走到了有德性的人,发展出西方理想人格理论.从理想人格的内在要求和外在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CT联合HPVDNA检测对2856例女性进行宫颈癌变筛查,筛
新词语的自动识别是语言监测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新词语研究的重要手段。这一技术的深入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汉语信息处理、词典编纂等工作的开展。对于新词语的自动识别,其本
<正>"你怎么知道我在教育行业待了很多年?40年。今年正好是第40个年头,我自己都觉得这难以置信!"64岁的努兹奥·罗曼诺(Nunzio Romano)脸上露出了童真般的欣喜,在他看来,能够
提出了目标易损性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易损性建模方法。新的模型更能真实详细和精确地反映飞机的实际情况,为深入开展易损性/杀伤威力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且资料完整的238例L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
<正>面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式。经过黄金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机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不可否认,在主要
心肌声学造影(MCE)是指注射声学造影剂后应用三维或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心肌灌注的新型诊断技术。近年来,MCE已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临床应用,成为临床上实时、安全、准确评价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