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的日益蓬勃发展,我国旅游业也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并且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兴产业,国家也提出要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也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2014年,国务院又提出了“人才强旅、科教兴旅“的发展战略。作为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就高职旅游管理教育来说,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职业毕业生和中等职业毕业生相比,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优势,领悟能力也比较强,与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相比,拥有更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应更适合担任旅游企业的中级管理工作。正是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应用型和综合性较强的行业,对从业人员不仅要求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对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高等职业旅游专业毕业生应更符合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虽然高等职业旅游管理的毕业生在旅游行业里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理论知识不够全面,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无法胜任管理层工作,实际操作技能不强,无法胜任基层工作,甚至无法胜任旅游企业一线工作的要求等等。这表明当前高等职业旅游毕业生与旅游企业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表明我国高职旅游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导致这一结果的一大主要原因是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主要体现在理论课程占据的比重过高,其中在专业课的选择上基本与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同,无法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部分课程涉及到的内容重复现象严重;其次,作为职业院校,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操这部分基本都以毕业顶岗实习的形式来完成,教学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因此,要培养符合专业需求的旅游人才,合理优化的课程体系也是旅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北京吉利学院为例,通过案例研究、调查统计、质的研究及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吉利大学旅游专业现行课程体系设置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方案的具体措施,包括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优化课程安排、引进通识教育课程、增加实习实训课程、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等。这也为提高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教育水平,解决高职院校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于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以及发展职业院校特色旅游专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了研究选题背景,介绍了国内外旅游教育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北京吉利大学旅游学院现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结构、教学计划、证书考取时间等,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教育理念的问题、培养方案的问题、学生层面的问题和教师层面的问题。第三章:对北京吉利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包括教育理念的问题、方案编排的问题、学生和教师层面的问题。第四章:提出了课程体系重新构建的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和课程优化。第五章:对本文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待解决的问题。论文的创新之处:本文通过对北京吉利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现行课程体系设置中的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完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案,包括:更精细的模块化专业课程,打造一批精品课程,首创性的开设一批新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的引进,实习实训课程比例增加,“校外课堂”“海外课堂”的教学新形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等,希望新的课程体系方案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水平,为以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基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