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的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双独家庭中的幼儿是在一个相对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的家庭教育更需要关注。本研究在家庭教育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重庆市主城区300个双独家庭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重庆市主城区双独家庭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并就如何促进重庆市主城区双独家庭幼儿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研究发现: 1.隔代教养模式普遍存在于双独家庭。双独家庭中的父辈们经常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便把孩子完全交给祖辈抚养,而祖辈对孙辈在教养活动上大多都存在“溺爱”的行为。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有求必应,缺点包容,错误体谅。这样的教育方式必然会阻碍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和独立行为的发展。 2.过高的教养投资。本市主城区的双独家庭,大部分的家庭将月收入的60%用于幼儿兴趣培养,阅读,以及吃穿用行,无节制的购买幼儿玩具,盲目的购买幼儿书籍,这样的消费行为让孩子长期沉浸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从而导致幼儿从小养成不知勤俭的习惯。 3.家长持有的教育观与教育行为脱节。本市双独家庭中的父母亲双方,受教育层度较高,本身具有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行为中存在对幼儿成才的期望过高,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束缚幼儿的行为,忽视幼儿自身成长发育特点。 4.家庭关系不和谐。本市双独家庭中的家庭矛盾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亲子矛盾,父辈与祖辈之间教育观念不一致,父亲与母亲之间的教育矛盾等方面,使幼儿时常生活在口舌之争的环境下,使幼儿无所适从。影响其正常的身心发展。 5.家长在教育活动中的“缺席”。幼儿园,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所学校,而社会关注更多的是学校教育,因此,家长更多的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针对以上现状,本研究认为重庆市主城区的双独家庭的幼儿教育工作需要从改变“独一代”父母为切入点进行改善提高,分清祖辈与父辈的教育职责,保证教育的统一性;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需要因材施教,不可违背孩子成长发育的规律;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在提高自身的同时也加深了因隔代教养而带来的亲子关系;父母还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合理的为孩子选择学习内容,使之符合孩子的心智发展。作为独身子女父母还应摒弃“独一代”不良的个性习惯,不强迫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