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超高危患者采用初始药物联合与单药降脂方案短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的对比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分别采用初始中等强度他汀加依折麦布联合与中等强度他汀单药降脂方案,并根据《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界定的标准,对比观察两种降脂方案对超高危ASCVD患者短期LDL-C达标率的影响,探讨行PCI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患者优化的初始降脂方案。方法:入选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患者共204例,其中男性163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67.29±11.37岁。根据患者单日或双日入院将初始降脂治疗方案随机分为中等强度他汀单药组(单日入院,阿托伐他汀钙20mg或瑞舒伐他汀10mg,qd,n=106例)和中等强度他汀加依折麦布联合组(双日入院,阿托伐他汀钙20mg或瑞舒伐他汀10mg联合依折麦布10mg,qd,n=98例)。记录两组中超高危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出院时和出院后第4周、第8周时的LDL-C、肌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ALT)、血糖(Glu)、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生化指标测定值。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2020 CSC专家共识定义的超高危ASCVD诊断标准及LDC-C目标值(LDL-C<1.4mmol/L,且较基线降低≥50%),比较两组中超高危ASCVD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第4周、第8周时LDL-C达标率。结果:1、PCI患者中超高危ASCVD患者总体比例:204例PCI患者中符合2020CSC专家共识所定义的超高危ASCVD患者152例,占74.51%,其中单药组72例,联合组80例;2、单药组和联合组超高危ASCVD患者基线资料比较:男性(76.4%vs.67.5%)、年龄(66.82±11.97岁vs.68.06±12.08岁)、体重指数(25.12±3.00Kg/M2 vs.25.19±2.56Kg/M2)、入院诊断慢性冠脉综合征(2.8%vs.3.8%)、不稳定性心绞痛(75.0%vs.63.1%)、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6.9%vs.12.5%)、ST抬高型心肌梗死(15.3%vs.22.5%)、高血压(80.6%vs.78.8%)、糖尿病(45.8%vs.45.0%)、陈旧性心梗(22.2%vs.26.3%)、CABG或PCI史(25.0%vs.37.5%)、吸烟史(52.8%vs.48.8%)、至入院4周前连续(>1个月)使用单一他汀药物治疗史阿托伐他汀(20.8%vs.22.5%)、匹伐他汀(5.6%vs.3.8%)、瑞舒伐他汀(8.3%vs.11.3%)、LDL-C(2.36±0.71 mmol/L vs.2.53±0.75±1.00mmol/L)、CK[77.8(57.0,125.5)U/L vs.97.6(65.4,172.8)U/L]、ALT[25.8(14.9,35.0)U/L vs.24.2(15.3,36.0)U/L]、Glu(5.42±1.26mmol/L vs.5.01±1.35mmol/L)、eGFR(86.53±16.13ml/min vs.86.35±19.09ml/min)、入院时LDL-C<1.4mmol/L比例(5.6%vs.1.3%)、入院后使用阿托伐他汀(62.5%vs.72.5%)、瑞舒伐他汀(37.5%vs.27.5%)、平均住院日(4.63±1.07天vs.4.56±1.14天)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药组和联合组超高危ASCVD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第4周、第8周时LDL-C值分别为:2.01±0.55mmol/L vs.1.87±0.49mmol/L、1.89±0.50mmol/L vs.1.60±0.47mmol/L、1.80±0.49mmol/L vs.1.47±0.42mmol/L,出院后第4周、第8周时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单药组和联合组超高危ASCVD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第4周、第8周时LDL-C较基线降低幅度分别为:22.08%vs.33.33%、25.89%vs.41.97%、29.09%vs.46.21%,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单药组和联合组超高危ASCVD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第4周、第8周时LDL-C达标率分别为:1.4%vs.8.8%、6.9%vs.25.0%、13.9%vs.36.3%,出院后第4周、第8周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单药组和联合组超高危ASCVD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第4周、8周时其他指标比较(U/L):CK{[78.0(60.4,107.9)vs.78.0(54.0,109.0)];[71.5(56.0,113.3)vs.78.1(57.3,105.3)];[85.2(60.3,114.5)vs.83.2(57.5,123.1)]}、ALT{[25.9(17.0,37.5)vs.23(16.1,34.5)];[24.2(15.0,35.3)vs.23.0(14.6,34.6)];[23.4(15.2,32.3)vs.20.9(15.0,32.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出院后第8周内出现胃肠道反应(5.6%vs.6.3%)、新发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1.4%vs.2.5%)、肌痛(1.4%vs.1.3%)、中度以上疲乏现象(4.2%vs.2.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行PCI患者中符合2020 CSC专家共识定义的超高危患者比例高,占74.51%。2、超高危患者院前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的比例低,仅为36.18%。3、超高危患者入院时LDL-C平均水平为2.45±0.74mmol/L,LDL-C<1.4mmol/L仅占3.29%。4、初始联合降脂方案较单一药物降脂方案可以明显提高PCI术后第4周、第8周时LDL-C双达标率且未见副作用增加5、即使采用初始联合降脂方案,仍然有75%和63.75%超高危ASCVD患者LDL-C在出院后第4周、第8周时未达标,对于这一部分患者应考虑包括PCSK9抑制剂在内的进一步优化方案。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据估计,血栓栓塞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它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被认为是造成全球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内脏静脉血栓形成(splanchnic vein thrombosis,SVT)是一种罕见的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内脏静脉血栓中最常见的类型,平均发病率大约为每年0.
研究背景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个体对药物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也是美国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发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DILI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由于其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点极具多样性,缺乏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容易造成DILI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慢性肝病,在临床中愈发常见。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NAFLD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在NAFLD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是两种新型的炎性标志物,且二者能较稳定地反映机体的炎症程度。既往研究显示NLR、
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I类致癌物。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胃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排名第五和第三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胃癌,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完全切除病灶甚至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可以
背景: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受多种疾病、残疾和衰老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步出现生活不能自理,部分发展到长期卧床。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大多数病情较严重,慢性病急性加重时发展快,患者胸廓活动度降低,有效通气量、肺活量减少,更易发生各种感染。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其次为泌尿系统与皮肤软组织,这与老年患者肺功能逐渐退化,加之长期卧床,肺部活动减少,肺纤维运动减弱,屏障功能降低,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坠
目的:通过比较伴与不伴并发症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病原学特点及预后转归等情况,分析CAP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提高CAP患者并发症的风险识别能力。方法:本研究是由CAP-China网络(临床注册号NCT2489578)发起的一项全国多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通过分析全国13家教学医院2014.01.01-20
目的:通过收集我院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肺脓肿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入住我院的238例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肺脓肿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238例肺脓肿患者,原发、继发及血源性肺脓肿分别为159例、57例、22例。男性肺脓肿187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9
目的:sCD40L(也称sCD40154)是一种炎症细胞因子,它大约95%来源于活化的血小板,以及少部分来自T淋巴细胞等。同时已有多项国内及国际研究证实,sCD40L(sCD154)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项研究旨在探讨炎症细胞因子sCD40L(sCD154)是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严重程度有关。方法:收集2020-1-1至2020-8-31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
背景:既往普遍认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病变具有较高风险,需要进一步行血运重建治疗。而临床上部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管腔仅呈现轻至中度狭窄改变,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在评估病变情况方面有已知的局限性,在某些情况下无法作出合适的
目的:长期摄入酒精会导致心房心室的功能发生改变,但是由于心脏的自身代偿作用,在早期可能并没有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因此那些长期摄入酒精且没有出现明显症状的饮酒患者并没有重视酒精的危害并缺乏对其的认识。长期大量摄入酒精会导致心脏舒张收缩功能受损。在组织学上表现为心肌细胞的坏死和纤维化。而酒精作为世界上消费最频繁的有毒物质,长期大量地摄入会对人体的多个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目前国内外对健康饮酒者左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