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副刊编辑思想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在中国报纸副刊史上,萧乾是优秀的文学家,是风格独异的副刊编辑家.第二部分:萧乾20世纪30年代编辑实绩.1931年,萧乾主编《中国简报》共8期.他采用"专号"等形式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现代作家及作品,凸现其"扎根祖国,放眼世界"的编辑理念.1935年7月至8月,萧乾主编《大公报·小公园》共60期.他从副刊定位、版面编排等方面来提高此刊物的艺术水准,使之成为"京派"文学的重要阵地.1935年9月至1939年9月,萧乾先后在津、沪、港等地编辑《大公报·文艺》.他采用设特色专栏、出特刊、设"大公报文艺奖金,等形式来提高副刊影响力.第三部分:萧乾副刊编辑思想.(一)重视社会传播功能.萧乾编辑的副刊为新文学发展开拓空间,为文艺界提供舆论阵地,以充分发挥副刊的文化使命和社会功能.萧乾立足于文艺阵地,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关注时代与社会,表现了一个进步编辑家的特色.(二)努力构建文化品牌.萧乾一方面重视副刊各具特色和不同功能的专刊、专栏的设置,并打造名牌"拳头"产品:一方面为读者构筑温馨的精神文化家园,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这些显示了他作为著名编辑家的创新意识与品牌意识.(三)甘当文学保姆.萧乾具有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一丝不苟的编辑作风,一视同仁的编辑态度,甘为人梯的奉献品格.第四部分:结语.面对今天的信息时代,新一代的副刊编辑应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立足市场、放眼世界,力图做一个编创结合的优秀编辑.
其他文献
以泗棉3号棉花品种为材料,于2010和2011年在南京农业大学牌楼试验站设置铃期(7月13日—8月24日)增温试验,模拟全球增温条件下棉花产量、品质的变化趋势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
2000年,网络新闻编辑作为一种全新的职业在中国正式出现.作为传统新闻编辑业务的分支,网络新闻编辑建立在传统新闻编辑理论的基础之上,其特殊性根源于网络新闻编辑环境和传统
2011年是中国政务微博元年。“正能量”是中国2012年十大流行语之一,“正能量”这个词语体现了当代中国人追求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微博在网民中的流行,政
该文是一篇探析危机情境下信息的特殊传播规律和大众媒介相关行为的一篇论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迄今为止的危机传播理论偏向管理学的研究状况,作者在回顾了危机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