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充分收集了研究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井田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概况及气象地理、人文经济等资料,结合野外调查获取的关于采矿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水资源的破坏、土地资源的破坏及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的基础数据,为分析研究矿区内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供了依据。首先,调查了平煤八矿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掌握了井田范围内目前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其次,针对目前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多,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原因,在评价方法上运用了Rough sets理论数学模型,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最后基于Rough sets理论评价模型对研究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分区。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野外调查发现,目前由于开采活动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地面塌陷及其伴生的地裂缝、水资源污染与破坏、土地资源压占破坏及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与破坏。(2)根据研究区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再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从地质灾害、水资源的影响与破坏、地形地貌的影响与破坏、土地资源的压占破坏4个方面选取了10个评价指标作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3)本文采用了Rough sets理论构建的评价模型,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表明:经过该理论约简后的评价指标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完整的评价因素信息集,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矿山地质环境的实际情况,评价结果客观可靠。(4)根据评价结果,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对平煤八矿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分区。其中严重区面积约为22.31km2,占整个评估区面积的48.96%;较严重区面积约为23.25km2,占整个评估区面积的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