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美国倾向于把教育看作是解决社会弊病的灵丹妙药,如性别、阶级不平等、种族等社会问题都需要依靠教育来解决。教育也被看作是发展智力、道德、伦理、情感和身体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被视为“人类进步的实践者”,教师的培养被一代又一代的教育理论家认为是确保国家全面成功的最重要的步骤之一。这种对教师推动教育成功的信念,多年来引起了大量关于教师教育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关于教师准备和表现一直是美国激烈辩论、探究的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倾向于把教育看作是解决社会弊病的灵丹妙药,如性别、阶级不平等、种族等社会问题都需要依靠教育来解决。教育也被看作是发展智力、道德、伦理、情感和身体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被视为“人类进步的实践者”,教师的培养被一代又一代的教育理论家认为是确保国家全面成功的最重要的步骤之一。这种对教师推动教育成功的信念,多年来引起了大量关于教师教育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关于教师准备和表现一直是美国激烈辩论、探究的主题。由于教学具有复杂性,这些争论往往基于不同的观点出发,教师培养的评价困境就在于如何衡量其教学效果、由谁来衡量以及采取怎样的评价工具。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对教师候选人的监管和测试已经成为教师培养工作中被广泛接受的做法,普遍采用高风险的国家级考试。美国制定了教师候选人表现性评价(ed TPA),用于考察教师候选人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所表现出的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这种带有全国化、标准化、高风险性质的表现性评价在以前从未实施过,它正在争议与质疑中前行。本研究以美国教师候选人表现性评价(Educative Teacher Performance Assessment,简称ed TPA)为研究对象,旨在阐明美国教师候选人表现性评价的产生背景、实践现状、现实困境以及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美国教师候选人表现性评价的反思,并为我国教师候选人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经验。本文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通过整理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政策文本及颁布的法案来探究教师候选人表现性评价的产生背景;通过总结美国教师候选人表现性评价的相关报告,来梳理教师候选人表现性评价的基本概况,并分析其优势;通过搜集相关研究性文献探究其实践中的现实困境和应对策略,并试图从中总结经验,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构建教师教育评价体系提出切实的建议。通过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思考和调查,发现美国教师候选人表现性评价的产生与兴起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美国教师培养面临质量提升的现实要求和公众问责的双重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倡以表现性评价代替传统的纸笔测试来评价教师候选人的从教能力。一方面,美国教师候选人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对教师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教师教育课程变革;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教师候选人的教学实践。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境:不可避免的对教学本身造成伤害;企业管理带来的弊端;完成评价过程所消耗的高成本;不鼓励多元文化教育和为了社会公正性教学。基于此,我国在改善教师候选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促进多方合力发展表现性评价、注意表现性评价的本土化改进和应用、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利用、在真实情境下评价教师候选人、保障评价人员的专业性。
其他文献
佛教本身具有反对战争、支持和平的思想基础,但是日本佛教各宗派在战争期间却采取了支持战争的态度,为侵略战争服务。铃木大拙是日本佛教禅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部分思想也被应用在战争中激励士兵。本文分为四章,从禅宗与战争的关联性出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分析铃木大拙的战争态度。第一章探讨日本禅宗与武士道之间的关联。禅宗结合日本国情形成了本土化的特征,具有很强的政治因素。禅宗的发展有赖于幕府的支持,禅
中国迅速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加剧了诸多社会问题的显现,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是带给全体社会成员生命安全、心理建设的巨大危机,并衍生出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为缓解社会紧张情绪,传播正能量,官方媒体、企业组织、专业机构创作了大量展现积极价值取向的作品。然而,接连爆出的“贵州公交坠湖事件”“常州小学生跳楼事件”“苟晶高考被顶替”“杭州杀妻案”等负面恶性事件,不断激发累积的社会戾气、社会恐慌等负面情绪与紧张氛围
海路交通在东亚各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地理环境与气候因素的影响,海难事故经常发生。海难中的幸存者,随洋流逃亡周边海岸,得到救助,这样的人群被称之为“漂流民”。漂流民是明清海洋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其活动的过程中对于东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明初,打破了宋元以来宽松的海外贸易局面,国家开始对海洋实施管控。此时,明、鲜官方的贸易渠道是通过陆路,但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与性别有关的研究大量增加,其中性别刻板印象成为了各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因为性别刻板印象既是容易引起性别问题的关键因素,又是由性别问题所引发的普遍社会现象。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积累、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以及自身的模仿学习,逐渐构建并形成了一套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知识体系,这一套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大量研究表明,性别刻板印象根深蒂固于个体的信念之中,一旦形成便很难
近年来,校园文创产品对于展现高校形象、传播高校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在文创产业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购买动机与文创产业的相关研究,发现文创产业的研究集中于产品设计等应用型领域,校园文创产品购买动机研究领域存在一定空白。研究以校园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角度对校园文创产品的购买动机展开研究,讨论了大学生校园文创产品购买动机的构成、影响因素,并从消费者视角对校园文创产
历史虚无主义是当前极具迷惑性、比较活跃的一股错误政治思潮。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立足于西方唯心史观、西方后现代史学理论,打着“学术创新”、“还原历史”的幌子,脱离具体历史语境,解构历史、碎片历史、篡改历史,伪造历史史实,恶意中伤毛泽东与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杜撰其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否定其理论与实践贡献,妄图打开否定中国共产党、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切入点,势必影
梵蒂冈图书馆原为罗马教宗及其教廷的私有图书馆,经由尼古拉五世和西克斯图斯四世两位教宗在15世纪的重建后,对外开放,具有了一定的公共属性。图书馆留存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记忆,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尺度,也是建馆者理念和素养的具象呈现。梵蒂冈图书馆经过重塑,跃升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图书机构,产生了强大的文化引力。发轫于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运动,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将中心转移到了罗马。本文拟通过梳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行多媒体学习就成了一个便捷而又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多媒体学习效果很多时候却不如人意,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对多媒体学习的研究不能仅关注认知层面,还应考虑到情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基于此,多媒体学习中的情绪设计成为了研究热点,但研究者对情绪设计效果的探讨仍存在分歧。因此,本研究对情绪设计这一课题进行相关文献和理论的查询和梳理,在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情感理论、多媒体学
问责作为质量保障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教师教育领域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美国教师教育项目普遍被认为“趋于平庸”,教师培养的有效性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中心和焦点。在此背景下,为了保障和改进教师教育质量,包括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社会机构和媒体等多个主体在内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来回应公众问责和批评。虽然美国教师教育问责在实践中批评与争议不断,比如面临诸如联邦权力“手臂伸得过长”、“过度严厉的问责不利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