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站楼是机场的重要体系,是机场陆侧的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其他飞行区不同的是,机场航站楼是为旅客服务的,是旅客办理各种乘机手续的地方,也是旅客进行休息和休闲娱乐的地方。在航站楼的设计中人们常常忽略旅客流系统对整个航站楼容量和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时间的不合理消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结合科研课题“旅客航站楼流程与功能区配比研究”,对国内旅客流程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航站楼内瓶颈地点的方案和优化设施的方案,在机场的规划和设计中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
事实证明由于旅客需求的随机性和航站楼的复杂性,分析旅客流程对于提高航站楼的运行效率和扩大利用空间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航站楼内旅客流程的研究动态,结合我国现有的研究状况,提出航站楼仿真建模的思想,接着系统地分析了旅客流的特点和航站楼内设施的配置以及进行整体流程仿真的数学方法。
在论述了面向对象方法建模的一些理论基础后,深入研究了整个系统与各个子系统的相关性,运用动态规划思想,建立了整个旅客流程的对象层、特征层及关系层。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数据为原型,借助QMS系统建立了计算机仿真模型,它是由旅客到达模块、排队模块、值机模块、安检模块和输出模块等组成,然后分析仿真结果提出优化方案,为管理者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