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孔纳米结构吸光特性与应用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csolit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最黑的黑有多黑?当光线进入一个物体之后,既没有光线透过物体,也没有光线从物体表面反射,我们便得到了绝对的“黑”。完美的黑色材料具有诸多用途,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超黑材料在哈勃望远镜中的应用。NASA为了避免杂散光对观测系统的影响,在遮光罩等元件上涂上了当时最黑的涂料Aeroglaze Z306,使得哈勃望远镜可以拍摄太阳系内外天体的最优质图片。目前,探索提升材料光吸收特性的方法和技术是超黑材料研究的难点问题。本论文围绕锥孔纳米结构的光吸收特性展开。本论文发挥离子径迹技术在微纳结构制备方面的独特优势,将金属和聚合物材料的本征吸收以及表面的结构化处理相结合,实现了横跨紫外-可见-近红外-中红外的广角超宽谱近完美光吸收。此外,通过将锥孔纳米结构的光学响应与生物分子分离相结合,实现了不同尺寸生物分子的分离和膜上SERS检测。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锥孔基底的蚀刻研究。过蚀刻产生的锥形结构是实现高性能光吸收的关键。通过调控辐照注量、蚀刻液配比、蚀刻温度、蚀刻时间等参数,得到了分布均匀,表面光滑的大长径比锥形结构。同时分析了PC蚀刻过程的不溶性蚀刻产物对过蚀刻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此外,在PI基底的蚀刻研究中,分析了Na Cl O蚀刻液的分解过程和影响因素,基于此分析确定了满足理想过蚀刻结构要求的PI蚀刻条件。随后讨论了传统紫外辐照法制备聚合物断面的不足,提出了可以最大程度保持聚合物表面精细结构的断面制备方法。最后简单介绍了低反射率样品吸收光谱的测量要求和本研究中采用的测量方法。(2)核孔膜超黑材料的光学设计与光吸收特性研究。金属本身在可见到红外波段的吸收很弱,但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微纳结构由于等离激元共振等机制,在可见到近红外区域有很好的光吸收响应。聚合物材料在紫外可见波段的光吸收主要来自电子跃迁,由于聚合物通常属于绝缘体,有很大的禁带宽度,所以在可见波段通常是透明的,但是在1-100μm波段,由于振动跃迁,有较强的吸收,与金属形成互补。聚合物膜两表面在重离子辐照加化学过蚀刻之后形成了大长径比的锥状结构,在其中一个表面用镀膜技术沉积一层光耗散材料形成光耗散层,另一表面则充当减反射层,接收入射光。聚合物膜减反射层大长径比的锥状结构实现了从空气折射率到聚合物折射率的梯度转变。入射光以极低的反射率从空气进入聚合物膜,在光耗散层实现宽谱的近完美吸收。基于离子径迹技术所制备的超黑材料经中国计量院第三方检测,其半球总反射比(THR)最低可达0.0001(对应最高吸收率99.99%),仅为现有国际记录的(0.0003)的1/3,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3)层级等离激元多孔超表面的生物分子分离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研究。此结构包含两个长度尺度的纳米结构,一个是自上而下蚀刻得到的亚波长锥形纳米孔,另一个是围绕在锥形孔周围的自组装形成的小于5 nm的纳米沟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SERS电磁场增强机制:纳米孔天线通过纳米沟槽产生级联电磁场增强,最终产生大面积的级联电磁场热点。这种层级超表面提供了一个高灵敏度,高均匀性和可重复性的痕量检测平台,可以实现浓度低至10-11 M的4巯基吡啶的检测。进一步说明了层级多孔超表面SERS基底同时具有可大面积制备、结构稳定、激发偏振不依赖、双面SERS响应等特性。这些整体的灵活性有利于复杂工作环境下的SERS检测。更重要的是,层级结构提供了一种生物分子分离和膜上SERS检测的新方法。层级多孔超表面SERS基底有望成为一种生物分离和复杂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检测平台。本论文提出减反与耗散结合、金属与聚合物互补、多种光吸收机制协同作用的设计思路,开创性地将离子径迹技术应用到超黑材料的制备中,实现了广角超宽谱近完美光吸收。本论文的研究为超黑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拓展了离子径迹技术的应用范围。所制备的超黑材料有望在空间杂散光抑制、辐射制冷、红外辐射定标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肾透明细胞癌作为最主要、最常见的肾细胞癌病理类型,其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预后较差,因此术前准确诊断和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与非肾透明细胞癌对治疗方案和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1.下载了Ki TS 19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了300例肾肿瘤的CT增强皮质期的图像数据,其中有标签的210例,无标签的90例。首先,基于肾肿瘤CT影像信息的深度学习方法,利用U-Net和Attention U-Ne
在建党百年之际,我国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济发展目标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民的生活质量。人民生活质量体现在物质文明富足的同时,更多的体现在精神文明的安定。新时期人们开始避免单纯使用经济增长、获得感、满足感来衡量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目光将转向幸福感。幸福感的研究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科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在以往学者思想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进一步剖析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首先,以
研究目的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的数量在迅速增长,认知功能衰退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执行功能是一种高级认知功能,它包括了抑制、工作记忆和转换三个核心成分,其中工作记忆是受年龄影响较大的成分,工作记忆衰退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体育锻炼能改善执行功能,但是对工作记忆的干预效果存在争议。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大肌肉力量大幅下降,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认为肌肉力量与认知功
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TI),属于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以及下呼吸道感染,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流行,是导致人群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可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特别是易感人群。据2015年全球死因顺位排序显示,在前30种导致死亡的病因中,由呼吸道感染造成的死亡位居前五。此外,对于5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是导致该年龄段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不同来源风险因子的介入会给食品品质的安全性带来一定影响。双酚A和马兜铃酸I是目前高度关注的两种食品风险因子,其中,双酚A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从食品包装材料直接渗入食品,或经环境介质传递和食物链富集,最终进入人体,引起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马兜铃酸类化合物则天然存在于马兜铃属和细辛属等植物中,以马兜铃酸I含量最高,其肾毒性和致癌作
近代以来,在从传统大一统制度向民族国家转型的宏阔背景下,太极拳文化身份也从封闭与稳定走向开放与流动。“天下观”的消解及其多重转化带来的时空意识重塑,不断拓宽着太极拳文化身份的空间,并引申出一系列文化身份建构现象。在民国时期,是中国身心一元与西方身心二元的宇宙观和世界观的碰撞;新中国成立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本真性之间的矛盾与张力;改革开放后,则进一步面临着城市化和消费社会等新的冲击;与此同时,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人类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接受手术的老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术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也逐渐受到关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为常见,其临床表现为手术后人格、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的变化[1,2]。导致POCD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因素和麻醉因素等。随着研究的深入
研究目的:全球范围内肥胖问题日趋严重,由肥胖导致的血管功能障碍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经证明运动与饮食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但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对肥胖成人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效果及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micro RNA(miRNA)广泛参与血管功能调控,且运动能诱导机体miRNA发生差异表达,但运动与饮食对调控肥胖人群miRNA表达从而影响血管功能
自然界中,菟丝子属(Cuscuta spp.)约有201个物种,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它们均为典型的全寄生植物。寄生关系建立后,菟丝子和寄主植物间存在广泛的水、养分、DNA、mRNA、mi RNA和蛋白质等交流,是研究植物间信息交流的经典模型。但是,菟丝子也是一种破坏性强、而且异常顽固的全寄生杂草,严重危害着牧草和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近十年,借助组学测序技术,菟丝子和寄主植物间复杂的信息交流迅速成为
环鄱阳湖地区地质和地球化学结构复杂,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红色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溶洞水等多种类型,分布密集的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影响;同时,该区域是江西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引擎,区域内工农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环鄱阳湖周边城市群为研究区,基于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及环境科学等理论,剖析区内1979-1980、2012-2013、2018-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