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在离子液体碳糊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红蛋白(Hb)是脊椎动物红细胞内的呼吸蛋白,是血液中运输氧气的主要物质,研究其直接电化学行为对于研究生命体内的电子转移过程,了解生命过程的氧化还原机理及建立高灵敏的检测方法等方面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有“绿色”溶剂之称的室温离子液体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室温离子液体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在电分析化学领域它既可以作为溶剂和支持电解质,又可以作为粘合剂和固定膜用于制备修饰电极。本文制备了离子液体修饰电极,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将Hb固定于电极表面,开展了Hb的直接电化学行为与电催化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制备了2种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分别以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和六氟磷酸正丁基吡啶(BPPF<,6>)代替传统石蜡为粘合剂与石墨粉相混合制备了新型的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CILE)。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铁氰化钾为电化学探针对它们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石蜡碳糊电极(CPE)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室温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导电性,使CILE比CPE具有更高的导电效率,电流响应明显增加;同时CILE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很好的稳定性。 2.开展了Hb在CILE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分别以上述2种CILE为基底电极,以Nation、纳米CaCO<,3>、聚乙烯醇(PVA)、皂土(Clay)等为成膜材料,采用层层涂布法制备了不同类型的Hb修饰电极如PVA/Clay/Hb/CILE、Nation/Nano-CaCO<,3>/Hb/CILE等。考察了Hb在不同蛋白质膜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Hb在不同的修饰膜内基本保持了其生物活性,并且在修饰电极上其电子传递能力明显增强,表现出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对Hb的直接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求解了相关的电化学参数。由于Hb含有铁卟啉活性中心,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POD)的催化活性,因此进一步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H<,2>O<,2>、三氯乙酸(TCA)、亚硝酸钠(NaNO<,2>)等小分子的催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Hb修饰电极对H<,2>O<,2>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催化还原峰电流在一定条件下与H<,2>O<,2>的浓度成正比,进而构建了用于检测微量H<,2>O<,2>的电化学传感分析的新方法。 3.用血红蛋白、[BMIM]PF<,6>以及石墨粉均匀混合得到血红蛋白-离子液体-碳糊修饰电极(Hb-IL-CPE)。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法对混合在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中的血红蛋白(Hb)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和表征。Hb在碳糊中保持了其生物活性并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行为,电化学实验表明了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出现一对峰形良好的准可逆氧化还原峰。对Hb的电化学参数进行了推导,电子转移数n为1.2,电子传递系数α为0.465,反应速率常数忽为0.434 s<-1>。该修饰电极对H<,2>O<,2>表现出非常好的电催化行为,当H<,2>O<,2>的浓度在8.0×10<-6>~2.8x10<-4> mol/L,范围内时,还原峰电流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其线性回归方程式为Iss(μA)=0.12 C(μmol/L)+0.73(γ=0.997,n=18),检测下限为1.0×10<-6> mol/L(3σ),表观米氏常数(K<,M>)为1.103 mM。该传感器的表面易于更新,并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
其他文献
N_2O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单分子增温潜势是CO2的298倍;同时N_2O还能严重的破坏大气臭氧层。研究发现NSR过程中有大量N_2O生成,因此研究N_2O的生成机理对于高性能NSR材料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研究了中低温条件下,Pt-BaO/Al_2O_3催化剂上NO_x存储还原(NSR)过程中以CO为还原剂时N_2O的生成机理,以及H_2O和NSR循环频率对N_2O生成的影响规律。本研究采用等体
本论文以分离自南海和北极海域表层海水样品的四株细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相分类方法,详细研究了这四株细菌的表型,细胞化学组成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分类特征,最终基于分类
随着现代服务行业的迅速崛起,酒店业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居住环境,打造和宣传酒店产品和服务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目光。目前经济型酒店已经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与动脉壁小窝蛋白-1(caveolin-1,CAV-1)表达及NOS活性的关系。方法:普通级新西
本文对沥青树脂的交联行为进行了研究。文章重点考察了2~5环芳烃模型物料,如萘、蒽、芘等,在合成树脂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研究中采用了溶剂萃取、高温裂解、分子蒸馏等方法对芳
早期的研究认为细胞坏死是不受信号通路调控的。然而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一样同样存在着信号通路的转导。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等
米氮平(Mirtazapine)是全球第一个去甲肾上腺素(NA)能和特异性五-羟色胺(5-HT)能抗抑郁药(NaSSA),它由荷兰欧加农(Organon)公司研制并于1994年上市,1996年6月通过美国FDA认证,已
催化层作为电化学反应发生的场所,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关键组成部分。因为缓慢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阴极催化层是电池极化发生的主要部件。本文建立了阴极催化层的一维宏观均相模型,并据此模拟计算了PEMFC在全操作电流范围内的功率密度曲线,比较了催化层中氧气浓度、氧还原反应速率和阴极过电位的分布。本文还研究了离聚物相体积分数、孔隙中水的相态、离聚物分布和催化层和气体扩散层界面平整度对电池性能
埃博霉素(Epothilones)于1993年首次报道,是16元环大环内酯类的天然产物,而且仅来源于纤维堆囊菌,它具有与紫杉醇类似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对多重耐药的癌细胞展现出比紫杉醇更好的抑制活性。埃博霉素的抗癌机制是作用于微管蛋白的β亚单位,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防止解聚,使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裂,抑制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而导致细胞死亡。2008年,埃博霉素B的类似物伊沙匹隆已经被FDA批准进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compound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more common phenomenon in many industrial wastewater.It makes the wastewater composition becomes m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