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对城镇化建设规划方案的实施,建筑业被看作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作为营业税的重要税目,早日将其纳入“营改增”的试点范围,既符合国内发展需要,也是一种国际化的趋势。目前我国处于深化改革的深水期,结构性减税中的“营改增”改革,具有优化经济结构,降低企业负担,发挥增值税化解税收征管矛盾的作用。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税改范围,即适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国际惯例。建筑行业“营改增”改革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减税规模和力度大,实际减税规模远远大于理论测算,能够有效整合居民和企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释放社会企业的活力,加快建筑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本文对建筑业“营改增”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建筑业为什么要实施“营改增”以及建筑业“营改增”的历程和意义,分析“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变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进项抵扣等方面的影响,对建筑业“营改增”实施中会遇到的难点和困难进行了介绍,最后分析了建筑业“营改增”的趋势并对“营改增”制度提出了构想。以A建筑企业为例,对A企业在即将实施的“营改增”政策中面对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如:“营改增”前后对企业的企业净现金流、会计核算、发票管理以及税负变动的影响,在理论设计的基础上,对A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根据调研数据运用计量软件做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营改增”会降低企业税负,实施“营改增”对建筑业有利。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建筑业应对改革的对策,对一般建筑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分开讨论,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相关数据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合理开展税收筹划,加强税源管理水平,提高税收征管和征管能力,促进增值税抵扣链条的顺联。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加强对承包企业和发包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摸底排查和模拟运转,优化企业的资金运作。应对企业内部管理定额变化的措施有考核表格重新设计,认真分析核算成本费用。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要重点关注发票的取得和认证工作,以使建筑企业能根据自身情况加强管理,尽快适应改征增值税后带来的各种影响。一方面有助于推进改革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完善自身发展机制,促进建筑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