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是最为常见的C1能源,可分解产生充当能源物质、化工原料的CO,但分解反应很难形成。本文通过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实现了常温下CO2的分解,为温室气体的减排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介质阻挡放电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烟气脱硝,本文将介质阻挡放电脱硝技术与脱CO2技术相结合,为烟气一体化处理技术奠定了基础。首先,在模拟烟气组分为5.9%CO2+19.8%O2+N2,气体总流量为1.69L/min条件下,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对烟气中CO2的去除效果,该部分主要研究了电源参数、填充物质种类和CO2浓度对CO2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实验系统的最佳电源频率为9.2kHz,电源输入的最低击穿电压为20V,所以将9.2kHz作为实验频率、20V作为实验的起始输入电压;将活性氧化铝、椰壳活性炭和三种农作物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作为填充物质置于反应器的放电区间,不同填充条件下CO2去除效率顺序为: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无填充>椰壳活性炭>活性氧化铝;CO2浓度对CO2去除效率的影响较大,随着CO2浓度的增大,CO2的去除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且在浓度为11.8%时,取得最大值。其次,为了提高秸秆对DBD分解CO2的促进作用,实验中还对三种秸秆进行酸、碱、微波改性处理,研究改性秸秆对介质阻挡放电脱除烟气中CO2的影响。研究表明2%NaOH溶液处理的玉米秸秆、4%HCl溶液处理的水稻秸秆和3%HCl溶液处理的小麦秸秆对CO2分解的促进作用最佳。最后,在模拟烟气中含3000ppmNO,气体总流量为13.37L/min条件下,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对烟气中NO的去除效果。该部分主要研究了气体组分和填充物质对NO去除效率、NO2生成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仅含有NO和N2的模拟烟气,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对NO脱除效果并不理想;加入O2,NO脱除效果随O2含量的增加先变好后变差,且在O2含量为3%时,效果较佳;加入C2H4,NO的脱除效果随C2H4含量的增加而变好;加入CO2,NO的脱除效果无明显变化;在DBD反应器中加入三种第一部分实验所得最佳改性秸秆,NO去除效率、NO2生成率均明显提高,且NO的去除效率可达9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