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种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促使群体成员结合在一起以区别于其他群体成员的一种凝聚力。凝聚力可以作为群体发展水平的指标。
随着北京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市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多,全民健身工程的进一步实施,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了市民参加活动的首选。社区中产生了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群体。这些群众体育锻炼群体在社区体育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抓好百姓身边的这些群众体育组织,使之持续稳定的发展,是搞好群体工作,落实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中,体育群体的凝聚力是体育锻炼群体存在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增强群体功能,实现群体目标的重要条件。
对于凝聚力的研究,在我国体育领域中,多以竞技体育群体为研究对象,而未涉及到群众体育的领域。鉴于我国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今天,研究体育锻炼群体凝聚力及其影响因素问题,将有利于提高体育锻炼群体的管理水平,将有利于体育锻炼群体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在这个领域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本研究以北京市社区体育锻炼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部分社区体育锻炼群体凝聚力的现有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总体上来说,北京市社区自发性体育锻炼群体与行政主导型体育锻炼群体凝聚力的状况较好。
2.北京市社区自发性体育锻炼群体和行政主导型体育锻炼群体凝聚力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在“群体在成员心目中的地位”和“成员相互间的态度”方面两种群体基本一致。在“成员对群体的向往程度”方面,自发性体育锻炼群体优于行政主导型体育锻炼群体。在“成员接受和完成群体任务时的态度和积极性”方面,行政主导型体育锻炼群体优于自发性体育锻炼群体。
3.体育锻炼群体的凝聚力水平与群体的成立时间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群体的凝聚力水平对群体的持续稳定发展可能有重要影响。
4.核心人物的形成、群体在成员心目中的地位、成员对群体的向往程度、群体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和群体的稳定性是影响体育锻炼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此外,群体的规模、群体成员间的协调配合能力、群体的规范等因素也与体育锻炼群体的凝聚力有较高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