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完全契约与准租金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理论是过去十几年间主流经济学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它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激励机制设计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相互交叉,大大丰富了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改进了人们对市场制度以及企业组织运行的认识.现代经济理论和实务中,各种经济交易主体之间更多是一种契约关系,企业尤其是"一组契约的联接".契约对于界定各方权利,调整各方关系以及指导交易各方的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契约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重要分支,是现代企业经济理论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也是主流经济学最有前途的研究突破方向之一.契约是交易运作的内在机制,传统的契约经济理论分析以完全契约作为分析基点.在现实中,市场本身是不完全的,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完全实现帕累托最优.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有限理性等因素的影响,经济主体签订的契约具有不完全性,这形成了不完全契约.在一个不完全的市场和企业交易环境中,不完全契约是一种常态,新古典经济学所设定的完全契约只是一种理论抽象,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其他经济理论中无法解释的许多企业难题,运用企业不完全契约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解释.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经济学者关注的对象和深入探讨的方向,以哈特(O.Hart)、威廉姆森(O.Williamson)、泰罗尔(J.Tirole)、斯蒂格利茨(J.E.Stigliz)、张五常、张维迎等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及国际上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们在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实务上不断努力开拓,已经取得初步研究成果.不完全契约理论是近十年来契约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然而,它一个方面由于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研究缺乏可证实性;另一个方面,关于这个领域内的相关问题研究,例如不完全契约的选择、契约激励、不完全契约的治理等往往是离散的,缺乏一定系统性.因此,如何从整体上把握不完全契约的特性,分析交易主体的契约行为,设计良好的交易机制,完善现代企业理论的分析,这成为目前经济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将是该文研究的主题.由于企业的交易过程中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这成为专用性准租金产生的根源.在委托—代理型企业缔结的不完全契约中,它是分析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说,准租金现象一直存在于不完全契约之中,但是国内企业理论界在这方面少有研究,即使论述,也往往不完整和不全面,更大的理论空间需要进一步补充和论述.基于这种认识,该文将运用近些年来契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博弈论、人力资本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前沿理论,通过设定不完全契约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企业不完全契约的准租金特征.在围绕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契约性质、选择、设计、激励、治理等内容做出准租金的相应论述,试图从微观上分析企业的契约行为特征,研究企业不完全契约的运行机制.总之,该论文抓住了准租金的产生和影响,让准租金贯穿整个文章之中,总结出基于准租金分析的企业不完全契约特征.可以说,如果契约的不完全性以及衍生的契约选择、契约激励、契约治理等论述点是企业不完全契约的主要内容,准租金的分析则是贯穿于文章的一条重要线索.本身而言,契约的不完全性就是主流经济学契约理论的前沿研究方向,而关于企业准租金的研究目前来看,国内相关参考资料也不太多,而把契约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企业准租金相结合的有意义的理论探讨,可以说少之又少.因此,该论文的目的就在于更好考察企业运行中的不完全契约根本性质,揭示契约运行的经济理论.
其他文献
成功的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它以提高顾客交付价值和忠诚度为目的,通过最佳商业实践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吸引和保
该文从现代系统论——自组织理论分析入手,利用系统动力学、比较分析、经济数理分析和信息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对IT加工贸易领域物流的有序化过程展开了研究.首先,该文研究了系
在现实的商业活动中,人们的日常行为决策是基于“理性人”假设基础之上的。在金融和投资领域,已有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人们在实际决策中会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决策结果会系统性的偏离“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但是在供应链领域,行为决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库存决策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首要环节,从决策人本身的行为和心理认知角度去研究库存决策无疑是有很大意义的。过度自信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理性行为,在经济和金融领域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