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tomlib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远生是清末民初一位著名的新闻记者,是通讯文体的奠基人。对于黄远生及其思想,学者们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出版了不少值得借鉴的成果。然而,上述研究所依赖的材料主要是《远生遗著》,要重建基本史实,还有待发掘黄远生在当时报刊上发表的论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依据笔者搜集的散见于清末民初报刊杂志上的材料,包括黄远生发表的通信在内,辅以其他材料,主要采用实证的方法,对黄远生在清末民初三次学生风潮中的不同态度及原因、与马相伯和李盛铎的交往以及新闻撰述活动进行梳理,尤其关注其新闻撰述生涯,考察他“不偏不倚”思想的产生及实践。重新发掘的新的史料,主要通过笔者重新编写的“黄远生年谱”加以呈现。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总结前人对黄远生研究的成就,指出有待挖掘的材料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章,讨论黄远生在清末民初浔溪公学第二次学生风潮、留日学生取缔风潮和京师大学堂预科生风潮发生时所持的不同态度及其变化的原因,从中展示蔡元培、杜亚泉、马相伯和李盛铎与黄远生之间的亦师亦友的关系。第三章,探讨他何时加入《时报》,在该报发表的通信和反响以及离开《时报》的情况。第四章,探讨他在何种情况下担任《申报》的驻京通信员,在该报发表的通信和反响、通信员业务的中止以及结束的情况。第五章,主要讨论他参与创办《少年中国》周刊的情况、在该刊发表的文章和反响。第六章,主要分析他担任《庸言》报撰述后却很少为该刊撰稿的原因,也涉及他接任主编后对该刊的革新、在该刊发表的文章以及停刊原因。第七章主要探讨他与《亚细亚日报》的关系,起初只是该报的读者和投稿人,后来担任其“评论撰述”,并曾担任该报辩护人的情况。而该报也非常关注他的言论和活动。最终因在变更国体问题上存在分歧,黄远生终止与其合作。第八章,综述黄远生的经历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分析清末民初政治力量结构对其新闻撰述职业及命运的制约。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清末民初,政治势力的结构是多元的,清政府、袁世凯群体、东南立宪群体、梁启超群体、孙黄革命群体、包括租界在内的外国在华势力等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国内政治力量版图。不能说这一情况绝对有利于新闻撰述,但它的确提供了可资借助的条件,这是出现报刊史上繁荣时期的政治背景,也是黄远生从事新闻撰述并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到了1915年,国内形成了复辟帝制和反对复辟帝制“两大阵营”,黄远生“不偏不倚”的思想和实践走入困境。
其他文献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在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北京师范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
随着教师培训规模的扩大,培训项目的增加,传统的教师培训形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教师培训的需要,教师远程培训逐渐渗透到各种培训内容的教师培训中来。那么在教师远程培训中,参
在东亚文化圈中,中华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范围内领先于东亚各国,因此具有很强的文化辐射力,在汉文化强烈辐射下的日本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免的受到中华文化的熏染。在中
<正>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选择服用中药汤剂的病人越来越多,在日常的窗口调剂工作明显感知,大多数病人不知道该怎样煎煮服用中草药。中药汤剂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
<正>复杂的地理环境对我国高铁桥梁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而目前我国已在高铁桥梁领域很多新技术、结构以及材料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2003年,我国开始了对高速铁路的自主规划
二氧化锰因具有高理论比容量,丰富的储量、低廉的价格、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二氧化锰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1)实际容量远小于理论
家庭暴力是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很多受虐妇女长期忍受家庭暴力却无力改变现状或离开暴力环境。研究目标:本研究为了解影响受虐妇女长期身陷家庭暴力的内外因素,进而提供社会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以阅读教学为先导。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效能监察作为国企一项重要的内部监督手段,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效显著。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分析当前国企效能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浅谈自己的思考。
本文根据文化生态学和系统论,对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文化适应开展了尝试性探讨。从“文化适应性”的新视角,以华北地区南部的柿子滩、下川、柴寺(丁村77:01地点)、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