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胃癌第6、7版TNM分期的差异,评价第7版TNM分期在胃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对预后的指导意义,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天津市肿瘤医院2001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l收治的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的胃癌患者520例。1.对入选病例分别采用第6版和第7版TNM分期予以分期,计算两版TNM分期的5年生存率及总生存时间并进行比较。2.选取可能影响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胃癌术后病例预后的独立因素。3.计算两版TNM分期的对数似然估计值(-2Log likelihood),AIC,BIC值。4.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P<0.05认为统计学有差异。结果:1.纳入研究的520例胃癌病例中,其中男性344例(66.2%),女性176例(33.8%),总体分期偏移率为52.3%。2.第6版T分期5年生存率依次为94.1%、74.1%、60.0%、40.4%、16.4%,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7版T分期5年生存率依次为100%、90.9%、74.1%、60.0%、40.4%、16.4%,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6版T分期相比第7版T分期只是分期的上移,对比7版Tla和Tlb期患者的预后情况,发现预后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460)。3.第6版N分期5年生存率依次为75.6%、43.9%、13.6%、7.5%,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第7版N分期的5年生存率依次为75.6%、54.7%、35.0%、13.6%7.5%,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7版Nl和N2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4.7版TNM分期的划分较为详细,各亚期数量由6个上升为8个。第6版TNM分期Ⅰ-Ⅳ期中6个亚期的5年生存率依次为100%、81.5%、64.5%、44.7%、3.6%、11.1%,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7版TNM分期I-IV期中8个亚期的5年生存率依次为100%、83.7%、62.5%、66.7%、55.8%、36.7%、12.4%、2.6%,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理类型、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大体类型、手术范围、6版T分期,7版T分期,6版N分期,7版N分期,M分期,6版TNM分期,7版TNM分期为影响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显著性因素(P<0.05)。将6版T分期、N分期,M分期、TNM分期及上述各项临床病理因素纳入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版T分期(P=0.042)、N分期(P=0.001)、TNM分期(P<0.001)为影响胃癌术后病例预后的独立性因素(P<0.05)。将7版T分期、N分期,M分期、TNM分期及上述各项临床病理因素纳入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7版T分期(P<0.001)、N分期(P<0.001)、TNM分期(P<0.001)为影响胃癌术后病例预后的独立性因素。由于6、7版T分期、N分期、TNM分期均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在把它们纳入同一个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7版T分期(P<0.001)、N分期(P<0.001)、TNM分期(P=0.026)为影响胃癌术后病例预后的独立性因素。6.6版T分期的对数似然估计值(-2Log-likelihood)的大小为3463.447,7版T分期为3462.703。6版N分期的大小是3369.167,7版N分期的大小是3354.001。6版TNM分期为3365.134,7版TNM分期为3339.171。6版分期按6个亚期划分,计算越AIC,BIC值分别为595.963,670.285。7版分期按8个亚期划分,计算AIC,BIC值分别为549.001,663.677。7版分期的-2Log-likelihood,AIC,BIC值均小于6版分期,表明7版分期系统较6版分期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更大。结论:1.第7版分期的T分期变化不大但是对于临床意义比较重要,原第6版N分期中的N1分期中转移淋巴结3个为分界点的重新划分和综合分期方面比6版分期更具有合理性。2.从多种统计学角度验证,7版分期系统较6版分期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