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疲劳破坏是机械结构最常见的一种失效形式,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机械产品失效的50%~90%为疲劳破坏。而且钢结构在疲劳破坏之前不会出现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通常会在没有任何明显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断裂,可能会造成非常惨重的事故。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已经成为衡量产品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国际市场的形成,竞争的日益激烈,能否生产出安全性能高的产品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存活并壮大的重要因素。 本文回顾了疲劳现象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介绍了研究疲劳现象最常用的理论,包括S-N曲线,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以及估算疲劳寿命常用的方法等。 本文对最常见的焊接钢结构焊接工字梁和焊接箱形梁进行了受力分析,并采用虚拟分析软件进行了疲劳破坏位置的预测,然后采用MTS液压程控伺服疲劳试验加载系统对这两种焊接钢结构进行疲劳试验,验证了这两种结构疲劳破坏的位置,找到了设计的薄弱环节,为钢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与《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的规定作了比较,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