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双(4-苯基-2-巯基嘧啶)烷烃配体铜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jie2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无机-有机杂化配位聚合物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它们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拓扑结构,而且在催化、气体储存和分离、光学、磁性、半导体材料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人们对只含N或S的杂环配体与[CunXn]簇组装的聚合物研究的比较多,而双或聚巯基嘧啶类等含N,S的杂环配体却很少用于含[CunXn]簇配合物的组装。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六种不同长度碳链的双(4-苯基-2-巯基嘧啶)烷烃配体与卤化亚铜的反应性,合成得到了9个不同结构的含[CunXn]簇配位聚合物,通过了元素分析、红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并研究了其中6个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在乙腈和氯仿中,CuI与双(4-苯基-2-巯基嘧啶)烷烃配体[(phpy)(CH2n(phpy)](phpyH=4-phenylpyrimidine-2-thiol; n=1, bphpym; n=2, bphpye; n=3, bphpypr; n=4, bphpyb; n=5, bphpyp; n=6, bphpyh)反应,得到了六种配位聚合物[{Cu(μ3-I)}2(phpym)]n(1),[{Cu(μ3-I)}4(bphpye)]n(2),[{(MeCN)Cu3(μ-I)2(μ4-I)}2(bphpypr)2]n(3),[{((MeCN)Cu)(μ-I)}2(bphpyb)]n(4),[{Cu-2(μ-I)(μ3-I)}-2(bphpyp)-2]n(5)和[{((MeCN)Cu)(μ3-I)}2{Cu(μ-I)}2(bphpyh)2]n(6)。CuI的三维结构在反应过程中被打断,形成了一维梯形链[Cu-2I2]n(1,2)、双蝶形六核[Cu3(μ-I)-2(μ4-I)]2(3)、菱形双核[Cu(μ-I)]2(4)、椅式四核[Cu4(μ-I)2(μ3-I)2](5)、菱形串联[Cu2I2]n链(6),这些片段通过配体桥连形成具有一维、两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同时对化合物1-6及配体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与配体相比化合物1-6的最大荧光发射光谱发生了红移。配体bphpye, bphpyb, bphpyp与CuBr反应,得到三个配位聚合物[Cu2(μ-Br)2bphpye]n(7),[{(MeCN)Cu3(μ-Br)2(μ4-Br)}2(bphpypr)2]n(8)和[{(MeCN)Cu2(μ-Br)(μ3-Br)}bphpyp)]n(9),并对化合物7,8,9经行了一系列表征。在反应过程中,CuBr的三维结构也被打断,形成基于[CunBrn]簇核单元的片段,这些片段通过桥连配体的连接形成一维或两维结构。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日益产生了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企业排放物的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推手,与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垃圾污染一起恶化了整个农村
<正>"分数乘分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由于学生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基本方法已经掌握,所以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及意义。为此,
论文主要探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以下简称“华教”)体系的形成、挑战及反思。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除了外在抗争的矛盾外,还有内在分歧的矛盾。不过,在1990年代之前,在有关当局强
借鉴社会沟通理论中的沟通模式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要素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运行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整体系统三个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
近一百年来,西方学者从各自的理论立场和目的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重构和重建。其路径大体有三条:通过重读、重释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试图返本清源来重建
<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教育的新导向,具体到物理学科,物理课堂教学则是落实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平台之一.审视当前高中物理课堂评价现状,需要承认,不少物理教
<正> 目前,转炉OG装置回收氧气转炉炉气的技术,每吨粗钢已可回收100~110标米~3的煤气。但转炉炉口和活动烟罩间是在有间隙的情况下操作的,从而造成空气侵入,CO燃烧的炉气回收
期刊
随着商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于专业的优秀的美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增大,同时,随着美术设计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在美术设计的技术手段上还是在美术设计的展示平台方面都发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铁路事业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轨道施工的技术和质量的把控是很关键的一环。我国铁路工程具有施工难度大和投资高两
全氟壬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具有氟溶剂的一般特点。全氟壬烯可与正己烷、环己烷、正庚烷、乙醚、四氯化碳、四氢呋喃、甲苯和乙酸乙酯等形成二元氟两相体系;可与正己烷/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