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语对比研究——回顾与展望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610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比是语言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一种语言的特点只有通过与其他语言的对比才能使其更明确,更易于被认知。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所对比的语言的特点,从而促进对比与被对比的语言的研究。自从沃尔夫于1941年首次提出了“对比语言学”这一术语以来,对比语言学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俄汉语对比研究是我国汉外对比研究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研究领域。自从建国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起,俄汉语对比研究在我国就已经兴起并取得一定成果。其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过一定波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学者们孜孜不倦的探索促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始终在有序地推进着。进入21世纪,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国际环境下,中俄两国日益加深的沟通和联系也使俄汉语对比研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回顾并统计了俄汉语对比研究从建国以来至今的发展状况、研究方法和原则以及各个方向上的研究成果,俄汉语对比研究对于凸显俄汉语特点、为翻译提供服务、指导教学三方面的作用,总结了现今俄汉语对比研究这一领域中各个方向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托马斯·哈代,是享誉全球的小说家。《无名的裘德》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公认为是“天鹅之歌”。这部小说涉及了人类生存中的许多冲突,爱情和婚姻的矛盾冲突,两性关系之间的冲突
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复译作为翻译的重要一方面,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日益关注和重视。然而过去的复译研究大多停留在规定性研究层面上,关注的是语言之间的转换和不同复译本之间的比
“伦理”是一种道德准则或行为规范,它产生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之中;翻译作为一种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上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活动,自然需要伦理的束缚和制约。上世
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翻译的迅速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翻译的发展趋向多元化。翻译不仅仅局限在语言层面,而是置于文化大背景下考查;翻译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
凯瑟琳·安·波特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她凭借高超的写作艺术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被公认为是现代美国出色的文体学家。20世纪初期,美国国内旧南方秩序正受到冲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