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是一个涉及水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在内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影响水资源短缺的因素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模糊性及不确定性,并且各因素具有相互制约、关联的模糊关系,使得系统的分析存在较大的困难。本文以郑州市为例,对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为了较为全面准确对郑州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构建了涵盖水资源、社会状态及用水管理这3个子系统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2)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熵权-G1法相融合的风险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克服了单独赋权法带来的弊端,不仅修正了G1法的主观随意性,又有效地解决了熵权法结果存在严重均衡化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赋权结果的客观性与可靠性。(3)运用模糊物元模型、TOPSIS法、灰靶模型分别对郑州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水资源短缺风险呈现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8~2010年)整体呈现降低趋势;第二阶段(2010~2014年)呈现升高趋势;第三阶段(2014~2017年)进入一个全新的下降期。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不同模型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呈现两两显著性相关(r_s>0.9,P<0.01),说明本文中各个模型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4)通过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风险指标层及准则层进行障碍度分析显示,水资源子系统障碍度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同时社会状态子系统和用水管理子系统的障碍度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说明自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以来,社会状态子系统和用水管理子系统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从2016年开始水资源子系统的障碍度值反超用水管理子系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阻碍水资源短缺风险降低的关键性因素。(5)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等级划分方法,对本文的评价模型结果进行合理分级时,均能通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在考虑误差允许范围内,认为分级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RSR法在进行风险等级划分的可行性,与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检验结果互相印证,RSR法与本文使用的评价模型做到了优势互补,也极大的拓展了本文研究模型的应用范围。
其他文献
用钇稳定氧化结球为研磨介质,用研磨筒内壁和搅拌器都衬以聚氨酯的搅拌磨制备了电子级高纯超细环氧塑封料用石英微粉,研究了石英微粉特征参数d30随搅拌粉磨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
研究了以酒石酸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己醇为共溶剂,在氨水存在的条件下合成SiO2纳米管的方法和结果,探讨了静置时间对合成Si02纳米管纯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
在35℃恒温水化反应90d条件下,制备了Na2O-CaO—Al2O3-SiO2-H2O系水化物凝胶.探讨了水化物凝胶的化学组成对Cs^+吸附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水化物凝胶对Cs^+的吸附热力学行为。结果表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最近这几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制造型企业的生产一线员工出现了人员流动性大,招工难的特点。一些制造型企业由于生产一线员工流动性过大,导致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更有甚者会因为一线员工的人手不足而导致不能及时完成订单的现象。如何降低这些制造型企业生产一线员工的高流失率,维持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是当前制造型企业人力资源急需改善的重要问题。本文以E公司生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