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因素的研究中,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是国内外学者最近十多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各国对公司治理问题的普遍关注反映了一个共识,即完善的公司治理是维持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宏观市场体系有效运行的微观基础。本文从公司治理基本理论入手,首先运用规范分析方法介绍了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并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随后描述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定性分析其内外部治理结构的特征,然后以2002年之前在沪深两市上市的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以2002-2007年为时间窗口,在搜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综合选取净资产报酬率和市净率作为绩效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主元分析法、线性回归和面板数据模型等实证方法,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全面治理效果、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在实证分析中引入股权分置改革虚拟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保证结果的稳健性;同时加入数个外部治理指标及行业竞争程度作为控制变量,对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变量进行了扩展。实证分析中,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初步、直观地考察了全面治理结构各指标与绩效的相关关系;随后利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主元分析,通过各公司治理变量的组合构造出反映民营上市公司全面治理效果的指标CG,对此CG指标与经营绩效两种指标进行线性回归,初步验证了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正面效应;然后利用EViews5.1软件进行面板数据分析,结果如下:前两大股东力量差距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前十大股东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正相关;董事会持股比例和总经理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正相关。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分别从内、外部治理两个方面对优化、完善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