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SmMn2O5的合成及其NO氧化性能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来石型SmMn2O5材料具有良好的NO氧化性能,有望应用在柴油车尾气净化中。本文主要研究了形貌和Sm位掺杂对SmMn2O5的NO氧化性能的影响,为该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以NaCl与Na2SO4作为共晶盐,Sm2O3和MnO2为原料,采用熔盐法合成了直径约为150~500 nm,长度约为2~5 um的棒状SmMn2O5,合成温度(700~1000℃)和熔盐比例对样品形貌影响较小。NO氧化测试表明合成温度对样品的性能影响较小;原料与熔盐配比为1:5、1:10、1:15时,样品的最高转化率分别为58.9%、64.5%、52.4%。XPS测试证明样品中Mn元素和Mn4+离子的含量越高,催化剂的NO转化效率越高。采用水热法合成了SmMn2O5样品。PH=8时样品为10~50 nm的颗粒,PH=12时为长度在300~600nm,直径在20~30nm的纳米棒。PH=8、10、12时,样品NO氧化最高转化率分别为83.8%、86.7%、89.9%,最高转化率对应温度从300℃降低至275℃。和颗粒样品相比,棒状样品表面更多的Mn和Mn4+,以及更好的NO吸附能力,提高了其NO氧化性能。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表明NO氧化主要发生在Mn位,Mn的双齿硝酸盐和单齿亚硝酸盐是主要的中间产物。水热合成了 Sr掺杂的Sm1-xSrxMn2O5(x=0~0.5)样品。随着x的增大,样品由30~50 nm的颗粒状逐渐转变为直径30~50nm、长度150~200 nm的纳米棒;NO氧化最高转化率从69%提升至83%,最高转化率对应温度从325℃降低至275℃;当x=0.1~0.4时,Sr掺杂提高了样品的水热老化稳定性。随着Sr掺杂量的增加,样品表面Mn/Sm、Mn4+/Mn3+比例增加,且Mn的双齿硝酸盐和单齿亚硝酸盐稳定性降低,因此样品具有更好的NO氧化性能。
其他文献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经济活动给环境施加了严重的负担,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导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愈来愈多的国家开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环境,而且诸多学者也开始围绕着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研究。众所周知,山东省经济是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山东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度的依赖于高碳化以及重型化产业,使得能源消耗过多造成污染排放物愈来愈多,从而对于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
哒嗪类和四氢哒嗪类有机化合物是一些天然产物中重要的结构单元,也被认为是小分子药物设计中最有前途的杂环结构之一。哒嗪类及其衍生物在大量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等领域扮演
以环氧树脂为代表的刚性灌封材料和以硅橡胶为代表的弹性灌封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电绝缘性,耐化学药品以及尺寸稳定性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军事领域中。通讯卫星中的行波管放大器长期服役在较高温度下,并且为行波管输送几千至万伏的电压,可视为微弱热场和微弱电场共同作用的工作环境。为了保证通讯卫星正常的运行,研究高压电源灌封材料在太空飞行条件下的典型损伤机理,对空间灌封材料的选择、使用和可
蜜蜂和开花植物有着漫长而又相互交织的进化史,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显著的适应性。蜜蜂外出采集不仅依靠视觉还依赖嗅觉。花朵挥发物作为远距离引诱剂,为花朵提供独特的
随着城市(镇)生活垃圾收运覆盖面积与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选用统一的模式将造成生活垃圾的管理和收运资金投入大、资源浪费等问题。针对城市(镇)不同的区域进行分类,选择与城市相匹配的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在环卫系统中是十分重要的。针对这一问题,生活垃圾的收运管理需要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建设和规划,根据不同城市(镇)各个区域的特征选择相配套的生活垃圾收运方案是城市(镇)居民生活垃圾综合管理中的主要任务。本文对生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不同治疗模式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收治经确诊并且完成新辅助放化疗后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按完成新辅助放化疗后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不同亚组:手术加化疗组、单纯化疗组和等待观察组,分析亚组的5年总生存率、无病进展生存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采用Cox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
钢桥结构的焊接细节非常丰富,焊接细节的安全与否对钢桥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有直接的影响。关于钢桥的焊接细节疲劳可靠度的研究近年来是国内外学术领域钻研的热点课题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非选择性除草剂,我国是草甘膦农药生产第一大国,由此带来大量草甘膦生产废水。草甘膦废水组分复杂,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通常采用化学氧化、生化法、化学沉淀等“物化+生物”法组合工艺,其中生物法因环保、运行成本低,成为其中关键步骤,然而传统活性污泥生物法悬浮生长,受水质波动影响大,出水不稳定。对此研究高效稳定的生物法处理工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负载高效微生物菌种的聚氨酯
捕获-再捕获模型是用于解决群体样本大小估计等问题的一种经典方法,在许多涉及数量估计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该方法的流程,几种基础的模型,以及R.M.Fe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钢管混凝土拱桥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灌注是极为重要的施工工序,是结构完成受力转换的关键施工环节,对成桥后的拱肋刚度、承载力等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结合大小井特大桥工程实例,对主拱圈管内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进行了力学性能分析,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如下:(1)对主拱圈单根弦管在灌注过程中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MIDAS软件建模,将主拱圈单根弦管的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