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丝法制备胶原基杂化纤维膜及其在纳米发电机上的应用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发展,能源利用由集中向分散,由高品质向低品质转变。2012年,基于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原理,王中林课题组发明了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可以有效地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能量转换和利用技术带来了突破。在制革生产中,80%以上的固体废物是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的皮革修边废料,胶原蛋白作为一种天然生物材料,具有无与伦比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胶原蛋白分子具有丰富的给电子基团,将其作为TENGs摩擦电正极材料层对实现制革工业资源高附加值利用有重要意义。静电纺丝是一种高效率生产连续纤维的通用技术。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具有高孔隙率和比表面积,为捕获和保持大量表面电荷提供了丰富的位点,因此通过静电纺丝技术设计摩擦层材料有利于提高材料表面电荷密度,是制备TENG的高效途径。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革屑水解胶原蛋白的全纤维结构摩擦生物纳米发电机(Bio-TENG)。使用7 wt%Na OH/12 wt%尿素溶剂在30℃下水解醛鞣皮屑得到胶原蛋白水解液并对其进行静电纺丝。通过优化主要静电纺丝参数来调整纳米纤维的微观结构形态和纺丝工艺。以PVA作为助纺剂,其最佳浓度范围为10 wt%~12 wt%。主要的过程工艺参数电压、进料速率经调整和对比后,选择18 k V-20 k V、0.3 m L/h-0.9 m L/h范围内可实现连续均匀纺丝,纤维直径在500 nm-700 nm之间。在优化的胶原/PVA静电纺丝条件基础上,在纺丝液掺杂银纳米线(Ag NWs)制备胶原基杂化纳米纤维膜并评估了力学性能、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进一步在纺丝液中掺杂了碳纳米管(CNTs)和石墨烯纳米片(GNPs)制备了胶原/PVA/CNTs杂化纤维膜和胶原/PVA/GNPs杂化纤维膜。将制备的胶原基杂化纤维膜作为摩擦正电层制备了一系列接触-分离模式Bio-TENG。探究了不同导电粉体掺杂量、接触面积、频率等因素对开路电压的影响。在接触面积仅为2 cm×2 cm的情况下,胶原/PVA/Ag NWs(8%)纤维膜TENG实现高达118 V、3.8 n A和21.06 m W/m~2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最大输出功率,可作为稳定的电源同时点亮30盏LED灯和驱动计算器等小型电子设备。本研究为利用废弃皮革材料构建生物TENG提供了一种简单且经济的策略,并为设计机械能收集器和低功率设备供电提出了一个有前景的思路。
其他文献
在时代快速发展变化的背景下,现如今我们国家的医疗事业发展十分迅速,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医疗设备也更加完善。在新时期传统的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本文简述了医用监护仪的工作原理,结合当前监护仪维修与养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维修与保养方法,以便促进医疗设备的发展,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期刊
C5馏分因含有大量烯烃,直接返回做乙烯裂解原料时会导致芳烃收率过高和反应炉结焦,需要经过全加氢为烷烃。目前工业上C5馏分加氢一般用镍含量35 wt%的高镍催化剂,两段加氢工艺,开发一段加氢的新型高效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考察镍含量、制备方法、助剂种类等的影响,制备出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实现一段全加氢的新型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镍含量为15~40 wt%的Ni/Al2O3催化剂,并用异戊二烯作
学位
由生物质热解制得的生物炭在吸附、催化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生物质的热解遵循自由基机理,生物炭结构演化与自由基性质息息相关。生物炭包含三种自由基:强吸附氧的强自由基、可逆吸附氧的弱自由基及不反应自由基;不同活性的自由基位点的性质结构有所差异,这影响了生物炭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目前对生物炭的“结构-反应”关系认识不足,需做进一步探究。本课题以核桃壳为原料,探索了化学发光等常
学位
在当今的化工生产中,能源问题是一大重要问题。氢能是一种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的核心是析氢催化剂,二硫化钼(Mo S2)相较于传统铂基催化剂价格较为低廉,有着广泛前景。然而匮乏的活性位点限制了其产氢效率。引入掺杂剂是一种调控其析氢反应催化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多种掺杂剂对Mo S2析氢反应的影响,筛选性能优秀的HER催化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建立了不同硫缺陷情形的金属
学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程塑料,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但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因此PET降解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N-烷基咪唑和过渡金属盐(氯化锌,氯化锰,氯化钴,氯化镍)制备了一系列配合物催化剂,并探究了配合物在PET乙二醇醇解中的催化效果;进一步制备了过渡金属配合物功能化的离子液体,并探究其在PET乙二醇醇解中的催化效果。全文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了
学位
纳滤技术因其节能高效、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药行业的分离和浓缩过程。目前工业上所用膜均为石油高分子材料制备,难以降解;研究证明,膜在长期运行过程或在复杂环境中会发生膜碎片脱落或溶质溶出,并随着渗透液进入产品中。对于药品、食品和保健品等的制备过程,脱落碎片或溶出的溶质会影响产品质量,并可能随着产品进入人体内部,在人体内累积造成一系列的超敏反应和排异反应。生物可降解材料是指在微生物环境或人体内环
学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是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最具应用前景的光伏器件之一。对电极作为DSSCs中的重要部件,承担着催化I3-还原、转移电荷的功能。但目前使用最多的铂(Pt)电极,价格昂贵、长期稳定性差,限制了DSSCs的工业化生产与实际应用,因此,需要寻找可替代Pt的材料。碳材料具有结构丰富、成本低廉、导电性好、稳定性强的优点,通过调节碳材料表面原子/结构可以获得广泛的物理化学性质,以满足不同
学位
全球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增长伴随着化石燃料的逐渐耗尽,严重加重了能源危机、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开发绿色可持续方案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氨作为现代文明的基石,是工业和农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材料,在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当前,氨仍然是通过传统的能源密集型Haber-Bosch工艺生产,但由此会过度消耗化石燃料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探索开发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氨路线极具前景
学位
对氨基苯甲醚(PA)作为一种染料、医药的重要中间体,在精细化工行业有着广泛的需求。对氨基苯甲醚的常用制备方法有硫化钠或铁屑还原法、催化加氢等,其中催化加氢是较为清洁的生产工艺。目前,对硝基苯甲醚(PNA)催化加氢生产对氨基苯甲醚的工艺存在着气液传质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等不足,同时催化加氢制备对氨基苯甲醚的动力学尚不清晰,阻碍了加氢反应器的科学设计及反应性能的提升。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首先开展了PNA
学位
多层轴流式搅拌桨是搅拌式聚合反应釜内一种较为常见的搅拌器方案。串联的多层桨叶可以实现全釜流体的快速混合,且为了进一步提升轴向混合,还可使用导流筒。然而,在高径比较大的搅拌釜内使用导流筒需要较高的初期成本和维护成本。因此,在大高径比的搅拌釜内实现无导流筒情况下的轴向高效混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采用实验的方法对具有5层双叶CBY桨的搅拌釜内的流场结构进行研究,通过示踪颗粒法与电导率法评价搅拌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