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种网络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与应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升级,促进了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基于这种转型背景,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个集技术性、艺术性和应用性于一体的专业,由于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受教群体等方面的典型特征,已然受到了来自于当今时代发展的有力冲击,学习者对于传统绘画和现代艺术设计方式都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发生了重大转变,互联网中蕴含的新思维、新技术现已逐渐引进高职艺术类课程过程中,促进了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及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的改革与转型。在改革的过程中,针对高职艺术类课程采取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然出现了各种问题,如教学内容本科化、概念化,教学形式单一化,评价方式简单化等等。而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翻转课堂”则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注重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流程”的一种重构,这种学习流程的重构旨在通过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良好的学习成效,保证学生学习差异化需求的最大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高职艺术类教学理念与模式注入新鲜的活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国内外“翻转课堂”和设计配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归纳;结合高职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现状,深入剖析了高职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评价体系、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根据当前高职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构建了高职艺术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依照此模型,结合《设计配色》教学要求,制定了《设计配色》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以APP应用的色彩搭配作为切入点进行验证,详细演示了设计配色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行全过程;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入剖析《设计配色》“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教师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成效;最后得出研究结论,找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设计配色课程的进一步研究做出展望。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分析开展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阐述相关的核心概念等;第二部分构建了高职艺术类课程翻转课堂模型;第三部分《设计配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第四部分是通过实践教学验证《设计配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第五部分对《设计配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是研究总结与展望。本课题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设计配色》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其他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可为其他兄弟院校艺术类课程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