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的知识场境案例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ra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隐性知识的研究,学术界由来已久,但是着眼点更多地是放在了企业这一主体,而对高校科研团队中的隐性知识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众所周知,高校科研团队承载着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任,隐性知识已经成为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竞争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如何使高校科研团队中的隐性知识得到充分的转移,已经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大部分关于隐性知识的研究都是集中在知识分类和影响隐性知识转移的因素方面,很少涉及和提出适合于隐性知识转移的合理措施。本文借助国内外学者关于隐性知识转移对企业及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和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知识场境”这一概念,并以X高校X科研团队为具体案例对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场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即对X高校X科研团队中的隐性知识转移模式——进入场境中学习进行了研究,试图构建一个适合于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的合理“知识场境”。“知识场境”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高校科研团队中隐性知识的转移,保证了团队知识不断的深化和扩展,为团队的发展提供了知识支持。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的“知识场境”具有三个层面,包括团队精神场境、团队内部知识交流场境和团队外部联结沟通场境。团队精神场境是其他两个场境存在的基础,同时团队内部知识交流场境和团队外部联结沟通场境又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不同层面的场境相互作用。最后,本文分析了“知识场境”不同层面联结在一起的元素。本文研究对于促进高校科研团队中隐性知识的转移与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分析了承接高端制造业如何促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并将这种影响分为直接带动影响与间接带动影响。并在这种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了解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资本及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除烟气中NOx是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低温SCR由于具有明显的节能特点和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正成为研究热点。但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正> 《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作品,是中国文学发展史划时代的里程碑,鲁迅在作品揭起的彻底反封建和要求民主的旗帜,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狂人是个崭新的人物形象
本文以青海省西宁市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与文化功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民俗志的理论方法,旨在对清真寺经堂教育与文化功能做较为深刻的调研分析,梳理其发展过程,解析其内部结构
目的:观察PI3K、Akt和Bad在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关节软骨中的表达,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OA发病中的作用,为阐明OA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31例因膝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有曲折,更有成绩,取得了累累硕果。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轨迹实行细致的考察和具体地分析,有利于中
北京有个棉花头条胡同,就在原宣武区果子巷的北面,是条并不起眼的小胡同。民国时期著名的报人林白水,就是在这里居住期间被军阀逮捕而杀害的。$$ 从清末到民国,经过“五四”新
报纸
思维能力是贯穿人整个学习过程的一种核心能力。只有在思考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谈其他的创造性活动。文章从建立开放的民主课堂氛围、设定问题情境、启动"头脑风暴"式合作思维、"意
<正>1.外交部国际科致资源委员会秘书处函(1937年3月20日)案准驻华义大利国大使馆三月十八日节略开:“中国政府新聘义国高等顾问斯铁法尼(Stefani)已由义国搭乘义轮维多利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