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辐照技术能够消除食品中病原微生物及其它腐败细菌,抑制食品的生理生化过程,从而达到食品保藏或保鲜的目的。辐照产生的一系列低分子量降解产物会影响包装材料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以及小分子化合物迁移行为。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辐照技术对食品接触包装材料产生的变化间接会影响食品安全,因此众多研究人员对于辐照对食品包装材料的性能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本课题以PE、PP、PA3种常见的食品包装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辐照对包装材料的辐解行为、迁移行为以及物理性能的影响。(1)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ESI-MS/MS)技术,建立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Irgafos168、Irganox1076、Irganox1010、UV-326、BHA、TBHQ、 PG及DG等8种常用抗氧剂的检测方法。考察了色谱柱对目标物分离效果的影响,以及流动相组分和流动相添加剂对质谱离子化效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8种目标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r>0.93),萃取和迁移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0.2%~131.4和63.6%~127.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6.86%。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回收率高且稳定,适合包装材料中常用抗氧剂的测定。(2)利用UPLC-MS/MS对PE、PP、PA中辐解物和迁移物中8种常见的抗氧剂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不同的材料所加的抗氧剂种类也会有所不同。PE含有高含量的Irgafos168、Irganox1076,PP含有高含量的Irgafos168、Irganox1010,其它5种抗氧剂在上述两种材料中并未检测到。而PA样品中均未检出本文所研究的8种常用抗氧化剂。在0-100kGy辐照剂量范围内,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样品中的抗氧剂的含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模拟物中的迁移水平也随之呈现相似的下降趋势。(3)利用GC-MS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PE、PA、PP三种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26种增塑剂和3种抗氧化剂进行辐照前后的定量分析,采用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对29种添加剂特征碎片离子进行扫描,考察辐照剂量对聚合物中添加剂的萃取和迁移含量的变化影响;利用全扫描(Scan)模式对不同辐照剂量下的PE、PA、PP中的辐解产物进行结构分析(标准谱库检索),考察辐照剂量对聚合物中化学物质辐解行为和迁移行为的影响。通过对辐解物的分析,推测聚烯烃类聚合物PE、PP的特征性辐解产物可能为1,3-二叔丁基苯、2,4-二叔丁基苯酚,其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加。这两种辐解产物也可作为聚烯烃类聚合物中的辐解产物是否发生迁移的指示物;PA的特征辐解产物可能为2,2-二甲基丁二酸,其含量也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加,但是并没有出现在迁移样品中。(4)本文从研究聚合物的力学性能、颜色变化以及透氧透湿性的变化入手,研究辐照强度对包装材料物理性能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对PA的物理性能和颜色变化的影响不明显,而PE经辐照作用后,其抗拉强度和拉伸率都明显下降;从所测得的色度变化数值中可以推测出,PE的颜色变化趋势逐渐变绿(a值降低)且变暗(L值降低);从PE、PA的整个透氧透湿量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PE是一种较好的气体、水份阻隔材料,而PA是一种适中的气体阻隔材料,但却是一种较差的透湿阻隔材料。(5)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烧烤肉制品中18种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结果表明,18种PAHs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2),回收率为76.9%-134.4%,相对标准的偏差(RSD)<15.3%(n=6)。采用本方法对市售的羊羔不同脏器的烧烤制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适合烧烤制品中18种PAHs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