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航程观测型AUV的温跃层探测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面积是海洋,探索未知的海洋是人类探索地球最重要的一步,温跃层就是海洋中特别重要的一种海洋环境现象,对于海洋捕捞、海洋中光和声的传播、军事以及水下通讯等有重大的意义。而目前各个国家为了探索海洋相继研究出不同作用的海洋机器人,不同的机器人各有优势,且也各有不同的作用。本文的载体对象是实验室新研制的长航程观测型AUV,此AUV集成了自主水下航行器以及水下滑翔机的优点,发挥其可以转换不同驱动方式的优势,可以更加适合进行海洋温跃层的探测,也更适合大范围观察海洋环境。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的海洋温跃层探测的方法,总结提出了一种新的海洋温跃层探测方法,以往温跃层探测的方法,确定探测上下边界时与实际环境适应性不强,本方法在温跃层探测时,实时收集海洋温度与深度数据,分层并滤波处理,计算温度梯度,将每次上浮下潜的温度梯度的平均值与温度梯度峰值点的平均值做比值,将其比值结果作为一个比例系数来确定温跃层探测的上下边界,使其边界的确定更加的与实际环境相适应。同时研究分析了长航程观测型AUV的浮力调节装置,对垂直面的浮力运动进行建模分析,然后建立起传统的PID控制器对其进行仿真控制,分析其对垂直面浮力系统的控制效果。最后,使用往年用实验室的水下滑翔机在南海实测的海洋数据,对温跃层的探测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将实测的海洋数据做预处理,在电脑matlab软件中将其扩展为模拟海洋,每一点有温度值和坐标的数据,将其与飞思卡尔的一款i.MX6控制板进行数据通讯,在控制芯片的Linux系统中MOOS架构下实时运行温跃层探测算法,形成一个模拟实际海洋探测环境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并与其他温跃层探测的算法进行对比,证明此算法在温跃层的探测以及跟踪上更加的有效准确,更加的具有自适应性。
其他文献
随着雷达探测装置和现代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电磁污染已严重威胁到国防安全和人体健康。由于高性能电磁波吸收和屏蔽材料对解决电磁污染具有重要的贡献,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电磁波屏蔽材料相比,微波吸收材料能有效地吸收电磁波,避免二次污染,特别是在工业、军事和商业领域,对具有优良性能的吸波材料的需求尤为迫切。当前的研究表明,含碳材料由于其低密度,高介电性能和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而具有满足轻质化和成为出
随着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我国也紧随其后,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工业发展战略,其目标是提高中国的制造水平,实现智能化制造,使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S公司是国有企业中的重量级制造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保持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该企业斥巨资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5数控系统。如何迅速将i5系统产品化,提高搭载i5系统的数控机床的产能,成为该企业在工业4.
近年来,微小卫星发展迅速,不仅发射数量逐年递增,而且有效载荷也越来越大,其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渐加大。微小卫星的能源一般由太阳能帆板提供,早期的太阳能帆板相对卫星本体一般是固定不动的,随着卫星的发展,出现了太阳能帆板指向(驱动)机构。太阳能帆板指向机构可以使太阳能帆板法线与太阳光线重合,提高电源输出功率。现有的太阳能帆板指向机构一般只具有一个自由度,通过考核的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太阳能帆板指向机构很少,而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城郊间的土壤、水面以及植被等土地覆被类型逐渐被水泥、沥青金属等不透水面所替代,由此导致地表水分蒸发减少、径流加快、水质下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地表植被的减少、热岛效应的出现。因此研究其热环境变化情况对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沈阳市为例,选取2001年、2006年及2014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采
Ti-1Al-8V-5Fe(Ti-185)合金是一种低成本高强度钛合金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与传统铸锭冶金法相比,粉末冶金钛合金在降低成本、晶粒细化和减少偏析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然而,传统粉末冶金钛合金普遍存在氧含量高、致密度低等问题。本文以TiH2和Al1V8Fe5中间合金为原材料,通过热机械固结法制备出低成本粉末冶金Ti-185合金。研究了混合粉末压坯烧结过程中的合金化及致
近些年来,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的发展为重症残疾病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与外界交流的方式。BCI可以避开人的外围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而直接通过检测人脑的电活动的变化来实现与外界的交流。传统的BCI主要利用单一类别的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作为BCI的输入信号,但是这种方法所产生的控制信号种类有限,只能用于简单思维的任务识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工业4.0”的热潮,国内外针对工业机械手进行了大量的开发与研究,同时作为一种非去除材料得到性能优良的机械零件的先进的金属成型方法,压铸工艺的研究也是国内外材料成型领域的热点,其中喷涂脱模剂过程为保证压铸生产过程的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为实现压铸生产的自动化,提高压铸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需对配套的喷涂机械手进行相关改进与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喷涂机械手的结构及驱动方式以及
近年来,随着人机协作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协作型机器人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稳定性与灵巧性能代替人类完成大量重复或者危险的任务。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世界探索范围的增大,出现了大量不适于人类亲自前往作业的恶劣环境。基于此背景,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基于体感控制方法的机械臂遥操作控制系统,实现了操作者从远端,利用身体动作及手势,高效自然地控制灵巧机械臂完成复杂任务。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
以水体中氨氮浓度为研究对象,在水杨酸分光光度法基础上结合微流控技术进行比色传感实验,实现对溶液中氨氮浓度的定量检测。通过比较4种特征波长筛选方法对建模的影响,发现连续投影算法选出的波长变量最少,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效果最好,建模集校正标准差和预测集校正标准差分别为0.009 31 mg/L和0.028 57 mg/L,相对分析误差为11.214 1。在优化条件下测得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分别为0.0
大学校园发展历经数百年时间,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内容非常丰富。在不同时代与经济背景下,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大学校园并非社会上孤立的系统,与城市及地域都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城市更新与发展造成的用地紧张对校园的扩张与新建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近年有关集约的研究愈发深入,对集约目的的追求为校园带来了发展新方向。然而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为人本价值的实现带来了挑战,如何把控趋向目的的状态,如何避免效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