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深证综指和上证综指为例,把收益率序列划分为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期间和后金融危机三个阶段,采用GARCH类模型,研究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的影响。首先对GARCH类模型的误差项分布的选择进行了比较,服从广义误差分布的误差项的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然后,在误差项服从广义误差分布的假设下,建立GARCH模型、GARCH-M模型及TGARCH模型分别对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期间和后金融危机三个阶段的深证综指和上证综指收益率的波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股市的收益率序列在金融危机的三个阶段均表现出尖峰厚尾性、波动集聚性、平稳性和杠杆效应;金融危机前,中国股票市场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而金融危机期间,收益最小、波动最大,说明此阶段高风险并不代表有高收益,并且坏消息对中国股市的波动冲击最大,波动的杠杆效应明显加剧;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股市风险加大、收益降低,中国股票市场从前期得到的波动性信息减少,股票市场的波动持续性和长记忆性减弱,进而意味着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增大,波动持续性减弱,短期风险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