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淬硬温度场分析及其工艺参数确定方法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gu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削淬硬工艺是利用磨削热对非淬硬钢进行表面淬火的新型复合加工工艺。鉴于其潜在的应用前景,磨削淬硬加工质量的预测和主动控制逐渐成为该技术的研究主题之一。本文利用磨削淬硬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为优化工艺参数和主动控制淬硬效果提供了必要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MKL7120×6型强力磨床上进行了磨削淬硬实验研究,对磨削力、淬硬层深度进行了测量,利用TH5104R型红外热像仪对磨削温度场进行了跟踪测量,在进给速度小于10mm/s的工况下得到了稳定清晰的热图像。将磨粒的数理统计结果应用于有效磨粒平均切入深度、磨粒实际接触面积、磨削平均切削断面积等动态磨削参数的计算,并利用磨削力的尺寸效应对原有磨削力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1%以内。将每一个有效工作磨粒看作有效热源,基于有效磨粒的数理统计建立了更确切的反映实际磨粒磨削过程的热流密度模型。利用上述理论计算结果,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磨削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出了工件表层温度场的仿真结果,并对磨削淬硬非稳态区域和磨削淬硬层深度进行了预测。研究了三角形热源分布对磨削温度场仿真的影响,与红外测温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两者温度场分布的外形轮廓和温度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la=0.8 lc的三角形热源分布获得了更高的预测精度,相对误差最大为8.6%。磨削淬硬层深度的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最大误差10.7%。总体来看,数值模拟完全可满足磨削淬硬温度场和淬硬层深度预测的要求。对磨削液沸腾和工件奥氏体化临界热流密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磨削淬硬临界热流密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准确预测磨削淬硬现象的发生,从而为磨削用量初步选择提供了必要依据。以淬硬层深度和临界热分析模型作为约束条件,基于上述有限元仿真计算建立了各种参数组合下磨削区热流密度与磨削淬硬层深度的对应关系;基于热流密度模型,建立了工艺参数与热流密度的对应关系。通过三维空间函数的二维插值运算,构造了淬硬层深度对应于磨削参数的插值函数,从而建立起了磨削淬硬工艺参数选择流程。编制了图形用户界面,并进行了实例计算。预测及实验结果表明,参数选择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度的,因此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以我院手术示教系统的改造为例,介绍医院手术示教系统的组成和最新进展,以及一些新技术。如数字化视频采集、传输、存储、点播技术在手术示教系统中应用所带来的好处,使其它医院
本文选用Al(NO3)3·9H2O、Mg(NO3)2·6H2O和稀土氧化物La2O3、Nd2O3、Dy2O3、Yb2O3粉体为原材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不同组成的La1-xLnxMgAl11O19 (Ln=Nd, Dy, Yb)前驱体粉末。
壳聚糖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生物无毒性,对多种微生物都具有抑菌作用,是开发天然、安全食品防腐剂的良好材料。但壳聚糖的抑菌活性受pH值的变化和溶解性等因素的影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20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对我院确诊的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
事业单位的招考报名是一项繁琐的工作,网上报名系统转变了传统的现场集中报名模式,方便了考生报名,减轻了报名管理工作的负荷,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考试管理机构的服务质量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了几种呈单基因遗传方式的家族性帕金森病,并克隆了8个致病基因,
<正> 音乐是一种乐音运动的形式,而治疗和护理则是以特定的方法缓解病痛,促进患者恢复健康。近年来,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和多元文化护理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音乐疗法作为一极
建筑用能与工业、交通用能构成社会能耗的“三驾马车”,我国建筑业已有的高消耗、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制约了经济发展,影响了生态平衡。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相对比
<正>我国丙烯腈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最初依靠国内开发的技术,发展较为缓慢。随着对英国石油(BP)公司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引进,通过引进、吸收和创新,促进了我国丙烯
目前,随着市场对板带材的需求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轧机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高速度、高精度是现代轧机不断进取的目标,同时也要求轧机有更高的同步控制精度。轧机操作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