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甲型肝炎病毒野毒株(DL3)全基因序列及部分地区甲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sl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型肝炎目前仍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虽然多为自限性疾病且一般不形成慢性感染,但目前甲型肝炎仍是各型肝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由其所造成的经济、社会负担仍不容忽视.对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的流行病学追踪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以HAV基因序列测定分析为主的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为HAV的流行病学追踪调查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法,同时也为甲型肝炎疫苗使用的策略提供了依据,国外已测定多株HAV野毒株全基因序列,在HA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目前国内对HAV感染的研究多限于普通流行病学调查,而HAV野毒株全基因序列的测定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测定了1株中国HAV野毒株(DL3)的全基因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并测定了另外4株分别来自大连(DL1,DL2)上海(LU38)的昆明(YN)的HAV野毒株的部分基因序列,并进行基因分型的研究.该论文首次完成了中国第一株HAV野毒株(DL3)的全基因序列测定,通过与发表的HAV野毒株进行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初步阐明DL3的序列特征.基因分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对HAV进行基因分型时,应扩大核苷酸序列片段的比较范围才能更准确地反应基因分型的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 该动物试验研究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以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十全大补汤对肿瘤生长和对荷瘤动物淋巴细胞增殖、IL-2、IL-6及TNF的影响;二是通过环磷酰胺和氢化波泥松
背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巨噬细胞活化和泡沫细胞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最新研究发现,CD163是只存在单核巨噬细
中国矿山机械协会提升设备分会,于1991年10月13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了第二届四次理事会.13个理事单位的1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了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和矿山机械行业协会
目的:该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了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FHIT、PTEN基因的表达,以探讨其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结论:1.自然流产水肿绒毛
学位
手足口病(Hand, food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儿童流行传染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A16)是导致该
目的 通过对人淋巴组织中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的α3亚基、α5亚基(α3-subunit,α5-subunit)及m3亚型(m3-subtype)mRNA的检测,寻求副交感神经系统对免疫
赣早籼43号(原代号91-.136),是江西省农垦学校经杂交选育而成的早舢新品种。1997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产量表现1995-1996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381.94kg,比对
人β-NGF基因在大肠杆菌与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是最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之一,在神经、免疫、造血、生殖及内分泌等系统均有重要生
目的:建立分泌抗海洋褐胞藻、卵圆褐胞藻、赤潮异弯藻、具齿原甲藻、尖刺拟菱形藻等五种藻的高特异性、高亲和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若该类细胞株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