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黑人作家对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越来越多的美国黑人文学成为美国文学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渐渐的从边缘向中心化发展。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中展现出对黑人意识的极大关注,以及在奴隶制期间和之后黑人身体上和心灵上的折磨的描写。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对当代文学,尤其是黑人文学做出了伟大贡献。她的作品主要是关注于美国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不仅描绘了美国的现实,关注于黑人的命运和精神世界,同时也致力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即黑人文化。托尼·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宠儿》是许多评论家认为她最好的作品。它将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写作技巧完美地结合,同时它也被认为是美国文学的一个历程碑。自从1987年发表之后,许多评论家用不同的文学理论来阐述解读这部作品。本文作者试图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分析黑人的面临的文化困境及选择的艰难过程。论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莫里森及这部作品,引入文化研究的理论,探讨美国黑人文学的研究。第二部分阐述奴隶制下黑奴们受到白人统治下的多重压迫。传统黑人文化由于美国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压制,面临着扭曲和威胁。作品中的所有非裔美国人角色居住在一个被遗弃的社会,在其中充满着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以及与自身相悖的文化价值观,自身民族的价值完全颠覆了。第三部分从文化方面论述了作品中黑人人物角色的顽强斗争,包括自身主体性的追寻,对现存的精神枷锁的抵抗,致力于回归黑人民族文化的努力中。其中巧妙运用歌唱,布道等传统形式,来建立起美国黑人和民族文化的联系,从而有助于非裔美国人形成主体性。第四部分进一步指出作品中托尼·莫里森的文化立场。重建民族文化离不开个人的努力,黑人社区的紧密联系,以及与不同性别及种族白人的帮助分不开。第五部分重申之前章节论述的内容。论文的目的是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探讨主题,并强调推动所有非裔美国人的黑人民族文化重建。因此,作者也指出《宠儿》这部小说对于中国在如何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以及选择正确的文化处境方面是有激励人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