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教材支持的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国内外普遍受到关注,随着国内《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出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已经占据了教师培训领域的主导地位。然而,由于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培训时间片段化、培训方法单一枯燥等原因,在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未能取得显著的成效。在校师范生可塑性强,其学习时间比较完整,学习精力比较充沛,因此从职前阶段开始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国内教师培养的一种主流趋势。国内各师范院校开设了面向在校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用以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但是由于课程开设处于起始阶段,课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基地展开,重点探索立体化教材支持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笔者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和目标的不同,将课程内容划分为理论类知识、技术手段类知识以及技能方法类知识;从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方式等方面介绍了“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子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并深入剖析了立体化教材蕴含的设计理念;通过课堂跟踪观察、调查分析和理论剖析等环节,最终总结构建了立体化教材支持的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三类内容的混合学习模式。三类知识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中,资源的类型、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均不相同,混合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师生合理运用立体化教材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恰当利用传统课堂环境和网络环境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能力导向的理念是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立体化教材资源更能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混合学习模式是课程教学的最佳模式。针对理论类知识、技术手段类知识和技能方法类知识,采用不同的资源、教学方法的混合方式,能够切实培养职前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情怀,提升职前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及信息化教学能力,为师范生将来的教育教学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人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被淘汰,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采用远程教
从田径运动发展的百年史看到了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卓越成长,它的存在不仅被视为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之母”,也被看作是奥运会的“夺金大户”,成绩的好坏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提倡教师之间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以增强教师团体的凝聚力,促进教师文化由孤立走向合作。教师合
体育的真谛归根结底就是为人服务,满足人们群众的体育锻炼需要。因此,在发展体育事业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要体现人文关怀,通过人文关怀理念的渗入,能够使得体育的真谛更好的实现,最
标准舞属于体育舞蹈的一种,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我国标准舞已经成国际舞台上一支新的生力军,我国选手也屡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奖。但从标准舞整体来讲,我国标准舞选手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