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动物性和精神性——对桑塔亚那“本质”概念的考察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0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塔亚那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批评家和诗人。本文旨在通过对其“本质”概念的考察来重新勾勒和整理他的哲学思想,并希望以此来(一)指明“本质”概念在桑塔亚那的哲学思想中所占的根本性地位以及对他的整个哲学构架所起的作用;(二)揭示出桑塔亚那的哲学遗产对美国的实在论运动和自然主义思潮所具有的深远影响;(三)最终试图从桑塔亚那独特的哲学思考中获得关于生命的根本性洞见。对哲学史的永恒母题之一——生命的动物性和精神性的思考将贯穿本次考察的始终。文章希望能够通过如下层层推进的步骤,取得一些对于这一母题有所助益的成果:考察将首先讨论通向本质的两条途径;接着,将进一步讨论对于这种本质所采取的态度,以及切近本质所采取的方法;然后,考察将再进一步推进到桑塔亚那所持的根本立场,即他的自然主义;最后,将把桑塔亚那的本质概念放到哲学史的背景之下进行更深一层的考察。通过将“存在”和“本质”截然两分,桑塔亚那让我们更好地认清了生命的含义:我们对于事物的存在以及存在本身的认识都无非是动物信仰,因此只有将动物性作为其根本状态的生命才‘是最真诚的。然而如果我们以根本的怀疑主义最终驳离这些动物信仰,最终我们仍可以找到一个无限的本质领域,而生命的精神性正是维系在这些本质之上。本质作为我们抛弃了所有未经证实的信念的积成物之后所剩下的残余,直接而无疑地显现在我们的心灵之中。桑塔亚那试图向我们指出,生命的精神性不应该是超拔于其动物性之上的某个世界,而是与生命的动物性息息相关;精神性不应该是对动物性的逃离,也不是对动物性的引渡,而是动物性生命实实在在的行动本身。怀着对动物性生命的真诚,又不忘精神性生命的指引,人类可以偶尔从幻相中抬起双眼,望向本质。
其他文献
金石学始于宋代,朱剑心《金石学》载:『至宋刘原父、欧阳公起,搜集考证,著为专书,而学以立。』吕大临撰《考古图》、薛尚功编《历代钟鼎彝器款识》、赵明诚著《金石录》、洪适录《隶释》等,在历史文献为基础的学术层面上构筑起恢弘博大的金石学科。  清乾嘉年间学者于金石学勃发出前所未有的睿智与热情,并将金石学推向极为兴盛的时期,学者王昶、翁方纲、阮元、张廷济、吴荣光、陈介祺、吴云、潘祖荫、吴大潋等承续前贤,以
让-保罗·萨特(1905-1980),20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戏剧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作为存在主义的改革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调控人们交往活动与社会关系的具有强制性的正式规则体系,其功能的发挥依靠的是一种强制的约束力;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讲,文化就是指精神文化,包括人们的
在考虑非计划脱网后重要负荷供能需求的基础上,文章对并网时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进行优化调度.首先以经济调度为目标,考虑不同能源转换效率及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