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绿广告的失范及其中外治理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inbir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话语转向环保话语,漂绿广告大量涌现,对广告产业的发展与公信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下,企业从仅聚焦销售到关注高层次的营销理念,沿着“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全面营销观念”的链路中不断上行,其中企业社会责任营销(CSR)以及绿色营销为不少企业所重视并得到“绿色溢价”。在这个过程中“绿色广告”、“公益广告”、“意见机构广告”等概念逐渐受到企业追捧,但也会有少部分企业却歪曲“绿色广告”,使其变成披着“绿色广告”马甲的“虚假广告”,至此“漂绿广告”应运而生。漂绿广告实际上是一种舶来品,在西方国家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过,往往以非常微妙的方式伪装成为绿色广告,在治理方面,国家、社会、一般公众都很难识别漂绿广告及其后果,需要借鉴国外代表性国家对漂绿广告进行界定、其失范类型的归纳相关法律治理和明确法律边界以及漂绿广告的治理方案,从中汲取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防止漂绿广告势头的进一步猛进。本文通过六个部分来阐释漂绿广告失范及其中外治理问题。第一部分,对漂绿广告现状进行述评。文章首先通过国内外漂绿广告现状进行分析,阐释对漂绿广告失范行为进行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分析现状,引出文章相关研究问题;最后,选择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漂绿广告及失范行为进行概念定性。文章首先对漂绿广告及相关概念,进行概念界定及关联性和区隔性分析;其次,对失范及治理进行理论概述与学理性分析。第三部分,对我国漂绿广告进行逻辑检视和现实观照。文章首先对漂绿广告进行逻辑检视,通过营销管理和广告视角对漂绿广告失范的历史动因进行分析;其次,对漂绿广告进行现实观照,通过案例研究法对多个漂绿广告现实案例进行分类和研究分析。第四部分,对漂绿广告的危害性及治理难点进行分析。文章首先从共时性层面对漂绿广告的危害性进行分析;其次,从历时性层面对漂绿广告的治理难点进行结构化梳理。第五部分,对漂绿广告社会治理的域外经验进行梳理。文章首先分析美国、欧盟、英国、日本与加拿大等国家对漂绿广告的行业自治方案;其次,分析美国、欧盟、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关于漂绿广告的法律治理方案;最后,对漂绿广告治理的主要力量,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治理方案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外漂绿广告治理提供基础性文本。第六部分,对漂绿广告域外治理经验进行本土化吸收。文章首先从行业自治角度,通过完善广告行业自治机制,特别是激励惩戒机制来减少漂绿广告数量;其次,从法律治理角度,针对我国漂绿广告治理所存在的不足,对广告法及相关治理中有关漂绿广告的进行补充和扩大性解释,并提出广告法律法规的生态化以及环境信息披露的透明化手段;最后,从社会治理角度,提出通过建设信任社会、培育生态公民、开展绿色消费教育等渠道治理漂绿广告,以期遏制我国漂绿广告发展势头的进一步蔓延。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民隐私意识不断地提升,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愈发显得重要。在此次(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中,公民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十分突出,对其正常的生活状态产生了严重影响。在疫情防控期间,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收集和利用公民的个人信息,及时有效地遏制住病毒的传播,避免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染。因此,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对防控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很多
学位
医务人员的形象与大众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良好的医务人员形象不仅能够缓解医患关系,也能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医学进步。在以往的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作为第三方对有关医患事件的偏颇报道以及不实报道对医务人员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到了新媒体时代,医务人员虽能够在各个平台积极发声,但形象“污名化”的问题却也依旧存在。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医务人
学位
短视频热潮吸引了广大媒体的目光,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成为媒体转型创新的重要渠道。短视频碎片化、节奏快、易传播、易分享的特点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提出了新的考验,这也是当下众多用户的需求。随着当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介形态的改变,传统新闻报道叙事也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在Vlog引入国内后,由于极具个人风格受到了年轻用户的欢迎。Vlog作为短视频的新样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短视频发展的“下一个风口”。主
学位
报纸
乡镇干部是将国家各项政策落实到乡镇一级的基层工作人员,经常与群众近距离接触,因此乡镇干部的形象影响着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以及基层治理的推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撤社建乡之后,乡镇干部这一群体重新出现在《人民日报》上,此后乡镇干部的媒介形象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在研究内容上,本研究立足于框架理论和媒介形象相关理论,以《人民日报》1984——2021年间对乡镇干部的报道为研究样本,使用内容分析法从
学位
根据学院的培养方案和毕业要求,本文采取毕业作品和创作报告的形式,在非虚构作品《追光》中讲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真实疾病故事,尝试塑造鲜活个体形象,寻找抑郁症个体与群体的共鸣,希望公众能够正视和重视青少年抑郁症群体。结合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笔者发现生活中的患者形象同媒介呈现的形象存在偏差。基于对创作的思考,创作报告部分依据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重点研究对象,剖析健康时报网青少年
学位
不同类型和特征的健康信息会有不同的传播效果,进而对个体健康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说服力。本研究选取17-30岁的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为理论基础,从中枢和边缘路径对信息质量研究进行梳理,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选取适合本研究的HPV信息特征变量,建立HPV健康信息的评价体系,进而建构影响接种HPV疫苗意愿的理论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测量及结构模型进行拟合检验,并验证理论假设是
学位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部分个体被甩出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制,成为社会新的“边缘人”。边缘群体面临着外界的误解、忽视与排斥及自我认同危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虚拟社区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抱团取暖”获取社会支持的平台。本文以边缘群体蹲族在豆瓣“家里蹲自救同盟”小组的表现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深度访谈法与网络民族志三种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蹲族在豆瓣小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以情感支持为主,信息支持和陪伴支持为辅的
学位
短视频当下已然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与娱乐的首要方式。对于主流媒体而言,通过短视频进行创新转型也成为了提高自我影响力的路径之一。我国传统媒体时政新闻代表《新闻联播》,在此背景下推出了《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此节目一经播出便频引发热议,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本文将对该节目进行研究,探索其中的创新策略,为更多同类型的主流媒体时政类新闻节目进行短视频化的转型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将基于新闻叙事学的角度,对《主播说
学位
职业女性的身份认同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不同的年龄层段以及婚姻状态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所能接触到的媒介种类也日益丰富,随即带来观念的转变影响着对女性身份的重新认定。其中讨论最多的便是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以及自我建构问题。与传统旧社会不同的是,现代社会中女性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影响力也日益扩大,女性不再避而不谈年龄危机与婚姻危机,相反是将这一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