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环江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土壤有机质热稳定性分析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wenpi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有机质(SOM)的数量和稳定性易受到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热分析技术(Thermal analysis techniques)是量化SOM数量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本文运用热分析技术包括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以广西环江卡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植被破坏模式,即将原始森林转(NF)砍伐后转变为桉树林(EF)、荒草地(UG)、玉米地(CF);植被恢复模式,即将玉米地(CF)恢复为桉树林(CF to EF)和荒草地(CF to UG),对SOM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Exo1(活性SOM所占比例)、TG-T50(SOM质量减少一半时对应的温度)、DSC-T50(SOM燃烧过程中能量释放一半时对应的温度)、ED(能量密度)四个指标,探讨表层(0-20 cm)整土(>2 mm)土壤和不同粒级(>53μm)、(53-20μm)、(20-2μm)、(<2μm)土壤中有机质的热稳定性的变化。主要结果发现如下:1.对于植被破坏模式:将原始森林转变为桉树林、荒草地和玉米地后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浓度显著降低;荒草地和玉米地整土中活性SOM占比减少,稳定性升高,并且玉米地SOM稳定性升高表明受耕作等人类活动干扰,使活性SOM被消耗,惰性SOM得以积累,导致整土SOM热稳定性较高;将原始森林转变为桉树林和玉米地这两种人工生态系统后导致粗粉粒(53-20μm)和粘粒(<2μm)中SOM稳定性降低,因此说明人为的干扰已经对小粒径土壤颗粒中SOM的稳定性发生变化。2.对于植被恢复模式:将玉米地恢复为桉树林和荒草地后土壤中SOC和TN浓度显著升高,尤其是荒草地中SOC浓度升高一倍,而且各粒级中SOC和TN浓度均有显著升高;此外,将玉米地恢复为荒草地后整土和各粒级中SOM的稳定性均显著提高,说明退耕还林还草既有利于SOC浓度的恢复,有有利于SOM的稳定性的提高,有利于SOC的积累和储存。而将玉米地恢复为桉树林这一人工生态系统后SOM在整土和各粒级中的稳定性没有产生显著变化,说明人为的干扰不利于SOM的积累。因此,本研究表明将原始森林砍伐后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桉树林、玉米地),降低了活性SOM浓度,农田变成了碳源;将农田等人工系统恢复为自然草地,不仅有利于SOM积累且提高SOM热稳定性,使土壤成为重要的碳汇。
其他文献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目前,以锗单晶为衬底的三结太阳能电池是空间电池的主流,但是锗是一种典型的稀散金属,资源稀缺,价格昂贵。且目前的切片技术所得锗片的厚度约为100-300 μm,而在叠层电池中有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通过坝上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格局的动态监测,对20年来的农业水土资源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林地、草地面积的增加,使流域蓄水能力增强。影响
灌溉水经过合理的磁化次数及适宜的磁化灌溉量不仅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还可以提高棉花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达到高产节水的目的。因此,筛选农田灌溉水最佳磁化次数及磁化灌溉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南疆地区发展节水型集约可持续农业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本研究2017年在T0(CK不磁化)、T1(一次磁化)、T2(二次磁化)处理中筛选出最佳处理,各处理灌溉定额均为3660m3/hm2。2018年在二次磁化处理下设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和科技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是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通过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经济中心总是紧跟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移动而移动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区域整体竞争能力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发明、模仿创造、产品集成式创新、引进与消化吸纳再创新以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技术的转化、应用和扩散。清楚了解区域创新能力现状,然
建筑消防系统是综合体建筑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建筑消防工作人员又是影响建筑消防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直接因素,所以加强对建筑消防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岗位培训显得尤为必要。为弥补传统培训方式直观感差、成本高等不足,本文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消防安全培训领域中,设计开发了综合体建筑消防信息三维培训系统。本文基于培训系统功能分析,逐步进行系统的开发工作。即:首先收集综合体建筑消防的相关资料。然后使用3ds M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当前棉花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氮肥的大量投入,导致了氮肥利用率低、生产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挖掘和利用棉花自身潜力、培育和利用氮高效的棉花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选取419份核心种质中的103个棉花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采用蛭石培养和营养液浇灌方法,设置低氮(1mmol/L)和正常氮(5mmol/L)2个水平,测定了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根冠比、总干重
采用PCR-RFLP技术对6个地方品种(类群)GH基因-119bp至+486bp区域进行扩增,分别用内切酶ApaⅠ和Hin6Ⅰ检测其多态性。结果表明:ApaⅠ酶切产生2个等位基因A和B,3种基因型AA,AB和BB,AA为
本文以丛毛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L. var. nuda)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种子的脱水耐性、温度、光照、植物激素(GA3、6-BA、乙烯)和含氮化合物(硝普钠、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对
棉花是世界上首要的纤维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油料和蛋白质来源。陆地棉作为被广泛栽培的棉种之一,虽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但纤维品质较海岛棉差,且种内遗传多样性低。而且现代纺织业对棉花纤维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广大育种学家培育出优质高产品种。由于棉花产量、纤维品质等性状为数量性状,故传统育种方法培育棉花新品种进展缓慢。陆地棉野生种系具有较好的抗病虫、耐盐碱、抗旱等优点,同时具有结铃数多、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