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饲养方式和日龄对正在选育中的二郎山山地鸡脂肪酸代谢的影响。试验以二郎山山地鸡一世代杂交后代(SD02×SD03)为研究对象,将雏鸡平养至六周龄,后随机分组并采用笼养、室内平养和户外散养三种饲养方式分别进行饲养至13周龄。在0、2、4、6、8、10、13周龄7个时间点随机选取各饲养方式试验鸡各10只(公母各半)采集肝、脑、性腺、胸肌、腿肌、皮脂、腹脂7个组织样(O周龄无腹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法测定7个时间点各组织样中ELOVL2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8、10、13周龄胸肌中17种脂肪酸的含量并用SAS8.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如下:饲养方式和日龄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郎山山地鸡胸肌肌肉各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SFA中C24:0含量最高而C14:0最低;MUFA中C18:1含量高于其他脂肪酸的含量;6种PUFA中,C20:4的含量最低,而C18:3n-6最高。饲养方式极显著影响C26:0、C16:1、C18:3n-3、C20:4、EPA和DHA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C18:1和C22:1的含量(p<0.05)。散养鸡的C26:0含量显著高于笼养(p<0.05),其C16:1极显著高于笼养和平养(p≤0.01)。笼养鸡C18:1、C20:4的含量分别显著(p<0.05)、极显著(p≦0.01)高于平养和散养,而其C18:3n-3、EPA含量极显著高于散养鸡(p<0.01)。DHA含量在平养鸡中最高,且极显著高于散养鸡笼养鸡(p≦0.01)。日龄极显著影响C16:0、C24:0、C26:0、C14:1、C18:3n-6、C20:4、C20:5的含量(p≦0.01)。随日龄的增加,C26:0的含量随着增加,而C20:5含量随之降低。EPA含量在8周龄鸡中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后两个周龄的鸡(p<0.01)二郎山山地鸡ELOVL2和ELOVL5基因组织表达特点及其作用表明:二郎山山地鸡ELOVL2和ELOVL5基因优势表达组织都为肝和脑,ELOVL2在性腺、胸肌和腿肌中低表达,在皮脂和腹脂中微量表达,而ELOVL5在胸肌、腿肌、皮脂和腹脂中低表达。性腺ELOVL5基因在后期(10、13周龄)成为优势表达组织。不同的组织中,ELOVL2和ELOVL5基因发挥的作用不同,由基因表达的倍比关系可推测在脑组织中,脂肪酸的合成主要由ELOVL2基因完成,而在性腺、皮脂、腹脂中则由ELOVL5基因完成脂肪酸的合成。二郎山山地鸡ELOVL2基因可能与C16:1, C20:4的合成有关,而ELOVL5基因可能在C20:4→C20:5→C22:6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不同饲养方式和日龄对ELOVL2及ELOVL5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养方式利于二郎山山地鸡肝、性腺、腿肌ELOVL2基因的表达,其表达量分别显著(p≦0.05),极显著(p≦0.01)、显著(p≦0.05)高于笼养鸡和散养鸡。平养方式也利于胸肌、腿肌和皮脂ELOVL5基因的表达,其表达量分别都极显著高于散养鸡和笼养鸡(p≦0.01)。随着日龄的增加,二郎山山地鸡肝、胸肌、腿肌、性腺和皮脂ELOVL2的表达量随着增加;肝组织ELOVL5基因表达量下降而性腺和胸肌中的表达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