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可逆三嗪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评价以及CO2参与的N--甲酰化反应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wk216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二大“健康杀手”。在我国,癌症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这其中肺癌是发病率与致死率最高的类型。在肺癌患者中约80%患者属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上针对EGFR激活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使用靶向抑制剂药物已成为一线治疗手段。相比于传统的化疗方案,靶向抑制剂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生存质量与无进展生存期。但是,在靶向抑制剂使用的过程中,患者通常会在一年左右的时间产生耐药性。为了克服这一问题,EGFR靶向抑制剂已经经历了三代产品的更迭,同时,作用于EGFR变构区域的第四代抑制剂
其他文献
已有研究表明鸸鹋油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促进创面愈合、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的作用,在国外已有用于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的报道。但鸸鹋油的昂贵使其广泛应用受到了限制。鸵鸟是鸸鹋的近亲,具有相似的脂肪酸组成。我国是亚洲第一大鸵鸟养殖国家,鸵鸟油比鸸鹋油廉价易得。非洲一些地区有用鸵鸟油涂搽创面,以促进其愈合的习惯,但缺乏严格的实验数据支持。因此鸵鸟油还几乎没有用于医药行业的报道。本实验拟通过动物实验,对照鸸鹋油
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其特征是细胞生长失控,组织损伤,侵蚀以及转移。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预计,2012年将有1,638,910新增癌症病例,并有577,190例死于癌症
文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类似于人类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特征的大鼠糖尿病模型,为后期实验提供2型糖尿病动物模
近年来,由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肿瘤全球化趋势不断上升,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饱受威胁,而传统的化疗药物在癌症治疗中存在耐药性、疗效低且毒副作用大等各种缺陷。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和对肿瘤机制的深入探索,靶向抗肿瘤疗法开始应用于临床,成为现代医学中最强大的治疗和诊断工具,在肿瘤学领域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单克隆抗体靶向抗肿瘤药物本质上是一类修饰蛋白,以肿瘤细胞特定部位为靶点,专门抑制在肿瘤生长
杏葶汤是原四川省中医研究所著名中医专家付灿冰教授运用临床数年具有显著疗效的祖传验方。为方便患者临床应用将其制成杏葶颗粒,杏葶汤由黄芩、川芎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化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