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通风效能的大连城市形态设计策略——以星海湾区域为例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zh508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环境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微气候,进而直接影响人在城市中的热舒适状态与生活质量,这一现象在高密度城市中尤为显著。本文着重研究了如何通过城市形态参数来评价城市风环境质量,研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尝试以多种方法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三个层面上改善城市空间的风环境,并研究了风环境形态参数具体的生成和计算方法。  第一章中,在我国高密度的城市建设带来的雾霾、环境污染、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整理和文献综述,并提出了本篇论文的研究重点与意义。  第二章:进一步对城市形态和风环境进行了探讨和深入解析,对城市风环境评价指标及城市形态参数进行了总结,并研究了国外和香港的相关成功案例,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第三章:以大连市星海湾区域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风环境进行了为期5天的数据采集,拍摄拼接了研究区域的红外热成像图,并对各测试点的风速羽不同材质表面温度进行了简要的数据分析。  第四章:运用GIS、Global Mapper、CAD、Google Earth、Rhino、Grasshopper等多种软件工具,结合现场实测,对建筑、地形、地表材质等数据进行整合,搭建星海湾区域的城市信息数据库,运用参数化建模技术建立复杂地形下的城市模型,为下一步城市形态参数的计算和CFD模拟奠定基础。  第五章:运用Grasshopper插件在Rhino平台中针对迎风面密度、城市粗糙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及水体覆盖率进行了具体计算,并归纳总结了这些城市形态参数的生成方法。  第六章:在Phoenics软件中分别针对夏季和冬季进行风环境CFD模拟,得出结果并分区进行简要分析,发现不同的城市形态下风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初步验证了本文研究的观点。  第七章:以城市形态参数和风速比作为变量,用SPSS作回归分析并验证拟合度,以此寻找城市形态参数与通风效能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三个层面提出促进城市通风的优化策略。  第八章:回顾全文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做出结论,并对研究的其他可能性和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其他文献
本篇论文的研究课题是余柏椿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景观特色审美结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由余柏椿教授领导的本次基金项目力图打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各
随着天津历史街区的大规模改造,新的城市街区与传统历史街区在城市景观、空间形态上呈现不同的特征。天津五大道地区作为天津近代历史街区中有代表性的区域,具有独特的空间形态
20世纪30年代高层住宅开始在我国出现,80年代后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建设。到目前为止,高层住宅的设计施工质量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城市住宅建设的主流,它以不断上升的高度为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最早的"城中村"现象开始出现.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中村"便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而随之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亦日益
随着人们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博物馆日益突显其在城市生活中的职能,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其中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发挥其职能的基本手段,可以把博物馆陈列空间看作是博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恶化、农村贫困,研究其农村聚落规划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对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和谐建设有典型意义。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该区
城市商业空间布局结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在对平原地区的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中已取得了一些成就,表现为: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证研究,对现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面临着城市人口过度密集、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问题。在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的今天,城市平面空间出现无限膨胀与城市土地资
学位
太多纷乱的信息、符号与标志导致现代城市空间丧失了应有的吸引力和可识别性,丧失了应有的秩序。本文以结构主义、类型学为哲学依据,以前人对空间研究的相关理论为背景,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