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由于移植手术开展的增加,移植相关的IFI发病率随之上升。针对高危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可有效降低IFI的发生,但不同抗真菌药对IFI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各有差异,本研究旨在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7种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由于移植手术开展的增加,移植相关的IFI发病率随之上升。针对高危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可有效降低IFI的发生,但不同抗真菌药对IFI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各有差异,本研究旨在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7种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预防移植术后患者IFI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同时根据结局指标对7种抗真菌药作出排序,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与IFI预防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安慰剂对照试验和7种抗真菌药的头对头比较试验,检索日期均从建库至2019年11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运用Cochrane手册推荐的RC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局指标:IFI的总发生率;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发生率;抗真菌药物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因药物不良反应退出率。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统计量,利用Stata14.0软件绘制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图形呈现不同干预措施在不同结局指标中的排序。本研究注册于PROSPERO,编号为CRD42020158262。结果:初步检索到1187篇文献,最终纳入22篇,共计5570例研究对象。1)IFI总发生率方面:7种抗真菌药预防移植术后患者IFI总发生率的差异比较中,与安慰剂相比,氟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两性霉素B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均能降低IFI总发生率;其中,氟康唑(OR,1.78;95%CI,1.05-3.03)IFI总发生率高于伊曲康唑;其余两两比较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种抗真菌药IFI总发生率的概率排序提示,伊曲康唑预防IFI效果最佳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2)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发生率及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发生率方面:与安慰剂相比,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均能降低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发生率。7种抗真菌药预防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发生概率排序提示,伊曲康唑对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预防效果最佳,其次是伏立康唑。与安慰剂相比,伊曲康唑、泊沙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的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安慰剂,米卡芬净(OR,0.18;95%CI,0.04-0.87)、泊沙康唑(OR,0.32;95%CI,0.13-0.75)、伊曲康唑(OR,0.46;95%CI,0.23-0.91)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发生率均低于氟康唑;其余两两比较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种抗真菌药预防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发生概率排序提示,米卡芬净的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发生率最低,其次是泊沙康唑和伊曲康唑。3)抗真菌药物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安慰剂相比,伊曲康唑(OR,4.94;95%CI,2.78-8.79)、两性霉素B(OR,37.56;95%CI,4.79-294.46)增加了抗真菌药物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氟康唑(OR,0.27;95%CI,0.18-0.4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伊曲康唑;伊曲康唑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泊沙康唑(OR,4.18;95%CI,2.46-7.11)及米卡芬净(OR,3.92;95%CI,2.49-6.16)。两性霉素B(OR,29.78;95%CI,3.86-229.6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米卡芬净。泊沙康唑(OR,0.03;95%CI,0.00-0.24)与两性霉素B相比,泊沙康唑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其余两两比较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种抗真菌药总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排序提示,泊沙康唑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其次是米卡芬净,两性霉素B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4)因药物不良反应退出率方面:排序概率提示伊曲康唑的退出率最低,其次是泊沙康唑。结论:1、氟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两性霉素B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均能降低移植术后患者IFI总发生率。伊曲康唑预防移植术后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效果最佳的可能性最大,而米卡芬净、泊沙康唑预防移植术后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效果最佳的可能性最大,但具体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移植器官的特性选择。2、各种抗真菌药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泊沙康唑<米卡芬净<氟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其中泊沙康唑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最好,两性霉素B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最差。
其他文献
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泵浦的被动调Q拉曼微片激光器,不仅可以降低热效应的负面影响使得激光器的光学转换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而且可以拓宽光谱范围,使得输出光中包含晶体增益介质本身无法直接获得的激光波长。本文首先介绍了多波长拉曼微片激光器的研究背景和潜在的应用价值,介绍了固体微片激光器产生多波长的各种方法,提出了在采用被动调Q技术的激光腔内利用YVO4晶体中多个拉曼频移实现多波长拉曼
随着信息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云端集中处理海量用户数据的模式日益普及。线上数据流具有海量性、时变性、快速性等特点,传统机器学习算法虽能实现大数据分析,但模型训练依赖批量学习法,需要大量计算、存储资源,无法满足在线场景需求。增量学习对于线上数据流具有快速学习、无需重新训练等特性,是解决该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现有增量学习算法存在表示能力弱、无法对抗数据分布偏移等缺陷。因此,本文基于宽度
衰老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死亡。在视觉系统中,视网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生理构造使其极易受到氧化应激的影响而衰老。视网膜衰老会造成多种与年龄相关的眼部疾病,导致视力的减退甚至丧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天然化合物对视网膜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已成为预防年龄相关性眼病的一大治疗策略。白藜芦醇是在植物中发现的天然化合物,其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抗癌等多种作用已在多项研究中
护肝片是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品种,它用于治疗早期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药品处方包括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猪胆粉和绿豆。目前护肝片的制备工艺较落后,同时产品的质量标准控制又较低,极具再次开发的价值。现阶段的护肝片制备提取工艺经过多次提取,有效成分损失较大,特别是挥发性成份和脂溶性成份;成品多为糖衣片,添加辅料增重较多,长期服用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产品质量稳定性在外观性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方法以其多参数、多手段以及非侵入性等优点,成为了研究表面活性剂增溶的重要手段。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能够使疏水有机化合物(hydrophobic organic compound,HOC)增溶,这在药物增溶、土壤修复和提高石油采收率等领域中都有重要应用。它在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
目的:β-珠蛋白(β-globin,HBB)为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既往对其功能异常的研究多聚焦于单基因遗传病镰状细胞贫血。随着核酸测序技术的发展,HBB被发现表达于红细胞之外的组织,并在血清中保持一定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等衰老相关性疾病密切相关,但具体的功能及机制不明。健康长寿人群规避了多数衰老相关性疾病,是研究人类衰老较为理想的群体模型。本研究探讨长寿群体HBB启动子区多态性与血清HBB mR
目的:旨在探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肾功能状态、肾小球慢性化病变评分与肾脏超声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并为通过无创超声检查、血压状态评估肾脏的功能及肾小球慢性化病理损伤程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就诊的临床诊断为CKD,且年龄在40岁以下的共计295例患者。通过超声测量患者双侧肾脏冠状面的最大长、宽、厚、皮质厚度,利用肾脏二维体积公式计算肾脏体积并使用
河口是陆源污染物输入海洋的主要通道,受陆源径流与海洋潮汐的共同影响。研究河口处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对于分析污染物的地球化学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具有降解缓慢、能发生大尺度迁移的特点,是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一类污染物。本文以典型亚热带河-海界面九龙江河口中两类氯代POPs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
植物分生组织主要包括茎尖分生组织、根尖分生组织和形成层分生组织。分生组织中存在着未分化的干细胞,它们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维持茎尖、根尖和形成层干细胞的关键基因分别是WUSCHEL-RELATED HOMEOBOX(WOX)家族成员中的 WUS、WOX5和WOX4。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FB
对于输入饱和的多智能体系统,区域一致性控制是一个新兴问题。在此问题中,针对无法实现全局或半全局一致性的多智能体系统,通过设计一致性算法实现其在某一有界集合内的区域一致性,使该集合可以作为系统一致性域的一个估计。通过降低算法的保守性,扩大一致性域估计。本文利用图论、矩阵论、集合论等相关工具,对具有输入饱和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区域一致性问题展开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实现了具有输入饱和的多智能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