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之美——论周作人散文中知识的审美建构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412319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共分绪论、知识之美(第一章)、知识之源(第二章)、知识之刃(第三章)及结束语五个部分。 绪论:明确提出周作人研究存在的三个难度。在对研究难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和研究重点。 第一章:知识之美,共分两节。第一节:以“草木虫鱼”系列散文为例,具体分析了周作人散文中知识在审美建构过程中如何生成丰富而具体的情感内涵和人文之思。第二节,以民间民俗系列散文为例,深入剖析了周作人散文中“知识”所具有的理性批判向度以及这种理性批判所焕发出来的智性之美。在这一章研究中,我们十分注重对周作人散文的艺术技巧的诗学分析。 第二章:知识之源,共分两节。第一节以周作人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构成为分析对象,主要探讨周作人独特的非正宗的别择法,以及这种别择法对传统知识结构的解构性。第二节,以“情理”与“常识”为尺度,探讨周作人如何建立自己的阅读方式与知识立场。在这一章研究中,我们注重运用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理论,实现对周作人散文中知识的审美过程进行学理性的分析。 第三章:知识之刃,共分两节。第一节,以周作人对明末清初思想人物顾炎武、傅青主、刘继庄等人迥异时论的评价,来透视知识对周作人独到的历史评价眼光的形成所具有的内在意义。第二节,以周作人如何评价李贽、俞理初、王充为分析重点,联系周作人评价的文化语境,进而分析形成这种历史评价的历史/现实,显在/潜在,评价/对话的复杂结构。这一章的研究,是论文的重点部分,在研究中,我们建立了比较复杂的理论解析框架,目的是力图对周作人历史评价的复杂性有所辨析。 结论:总结知识及其审美建构对周作人思想与艺术的三重意义。
其他文献
32岁的女白领琳琳肩颈总是疼,近半个月还经常头疼,而奇怪的是有时一站起来就疼,躺下来就会缓解。起初她并没在意,觉得可能是肩膀颈椎引起的头痛。可前几天开始,她头疼加剧,连续呕吐,终于挺不住了,去医院就诊。经过医生诊断和详细检查,确诊为低颅压。经过数天治疗,明显缓解后出院。    头外伤后小心低颅压    煤炭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周卫东说:低颅压综合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侧卧位腰部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在
王蒙作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和理论家,其文学道路历经两种经济体制交替。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学中心地位,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艺术边缘化状态,王蒙经历了痛苦
钱钟书和曹禺都是现代文学史上思想博大深邃的作家,本文只试探讨他们两人在文学创作中体现的某些思想。钱与曹尽管一人在小说领域,一人在戏剧领域,然而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出对
罗荣桓在《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中回忆:毛泽东同志在文家市收集了余部,决定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南进途中,在泸溪又受到敌人的伏击,部队一
本文旨在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中的主题学研究方法来对卡尔维诺和王小波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二人在创作观、所处文学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异同。   第一章主要从人类生存命运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