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沿海吹填造陆地区地质条件太差,区域内的大跨厂房的地面采用传统的普通混凝土地面做法已经无法达到企业日常生产的要求。普通混凝土地面做法由于受到桩和基础作用力的影响在承台部位和地梁位基本不沉降或者沉降量很小,导致承台上部和地梁上部地面基本不沉降,局部位置还有可能因其他部位挤压产生隆起,然而由于其他部位地基未经过特殊处理,区域土质承载力小,致使沉降值相对较大,造成地面不平整,局部隆起,局部沉降,严重者会呈倒置锅盖状,甚至局部产生裂缝、混凝土面层破坏等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企业的日常生产和正常使用。目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普遍使用真空预压法和钻孔灌注桩法处理,然而这两种处理方法造价高昂,一般企业很难负担得起。研究出一种经济性合理、性价比高且防止地面不均匀沉降效果能满足相关企业要求的新型的地面做法迫在眉睫。纵观现如今国内外对沿海吹填造陆地区大跨厂房地面做法都是以加固地基,阻止地面沉降为目的的处理方法,然而由于沿海吹填造陆地区地质条件太差,这些方法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或造价十分高昂,企业难以承受。为了解决这个工程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工作。(1)分别针对沿海吹填造陆地区大跨钢结构厂房和沿海吹填造陆地区大跨混凝土结构厂房实际情况设计出两种地面做法。(2)将这两种地面做法在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实际工程项目中加以应用。(3)从施工角度、沉降效果角度(对相应项目进行地面沉降观测,并进行数据分析)、造价角度三个方面对这两种地面做法进行分析,并与本区域其他地面做法(普通混凝土地面做法、真空预压法+普通混凝土地面做法和钻孔灌注桩法+普通混凝土地面做法)进行分析、对比,最后作出总结。本文经过了这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后,获得的主要结论是:地面做法原理:从沉降程度考虑,尽量控制地面各个部位一起沉降,主要是让普通混凝土地面做法无法沉降的部位能顺利沉降,且沉降程度与容易产生沉降的部位相近,从而达到地面平整的效果。研究出的针对沿海吹填造陆路地区大跨钢结构厂房(跨度30m-50m)地面做法一和针对沿海吹填造陆路地区大跨混凝土结构厂房(跨度10m左右)的地面做法二与真空预压法和钻孔灌注桩法对比有三个优点。(1)施工工艺易于掌握,施工便捷,施工速度快。(2)以地面做法一、地面做法二施工工艺施工的地面沉降均匀,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果在可控范围内,能满足非特殊高精度工艺要求的工厂的日常生产需要。(3)地面做法一、地面做法二的造价经济合理,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