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及其生长环境中吡蚜酮残留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boygo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吡蚜酮(pymetrozine),化学名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3(2H)-酮,是瑞士诺华公司开发的一种有全新结构的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据报道,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毗蚜酮在水稻上的最高残留限量(MRL),目前中国尚未制定吡蚜酮在水稻中的最高残留限量。因此,作者于2009年8月-2011年3月拟采用室内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吡蚜酮在水稻以及环境介质中的残留行为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该新型杀虫剂品种的环境安全性评价以及合理安全地应用于水稻田防治害虫提供科学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研究建立了采用内装C18键合固定相(5μm)的VP-ODS(200 mm×5.0mmi.d)不锈钢柱,以乙腈+水=15+85(V/V)为流动相体系,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稻中吡蚜酮残留的分析方法。分别在稻秆、谷壳、糙米样品中添加质量浓度为0.02~1.00 mg/L时5个不同质量浓度水平的吡蚜酮标准溶液,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47%-97.95%、93.40%100.38%和95.22%-99.4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7%-3.49%、1.07%-2.00%和1.32%-2.40%。说明所建立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均较高,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具有简便,快速,成本低和可靠等优点。第二,研究了吡蚜酮对水稻生长环境介质的影响,建立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田土和田水中的吡蚜酮残留的分析方法。添加浓度在0.02 mg/kg-2 mg/kg范围内,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5.35%-90.8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35%-9.28%之间;在田水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94.30%-96.9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57%-5.61%之间。说明方法满足本残留试验和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第三,对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在水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吡蚜酮在水稻和环境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在水稻植株和田水中的降解速度较快,在田土中降解相对较慢,属于易降解农药。
其他文献
本文以β-二亚胺为辅助配体,合成了系列具有单活性中心的二-(β-二亚胺基)稀土单硼氢配合物和二-(β-二亚胺基)稀土单芳氧(烷氧)配合物,以及二价的二-(β-二亚胺基)铕配合物。在此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这是德国风情留给我们的印象,那季羡林先生呢,他在那里生活了十年,他又是怎样评价德国的?请大家读读第1自然段。师:能读懂吗
摘要:课堂教学是进行舞台表演的基础,精彩的剧目演出离不开排练厅里一招一式的繁复练习;训练学生从排练厅走向舞台,单一、规范的课堂组合是表演剧目的“奠基石”,课堂中的教学组合与表演剧目关系固然密切,但在编排过程中,仍然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本文通过分析试图从“编”与“排”的两个角度,立体阐释教学组合与表演剧目在“所达目的”与“所用方法”中的不同,以及编排过程中二者核心把握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组合;剧目
在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中,静电纺丝技术以其操作简单,产量高,产物尺寸均一等优势成为制备低维纳米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钇铁石榴石具有优良的电磁性质,广泛地应用于光电隔离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正>最近一段时间,网红美食店的排队盛况屡屡刷屏,似乎排队时间不上个几小时就没有资格被称为"网红"。一家店火不火就看排队时间长不长,甚至有人排队等待7小时买到几块糕点。
生物模板合成纳米材料是指以具有特定结构的生物组织,生物大分子或者活体生物为模板,利用生物自组装及其空间限域效应,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按照设计要求形成新的纳米材料或纳
“喔,喔,喔……”随着大公鸡闹钟般的嗓子,太阳公公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开始工作了.rn太阳公公穿着闪闪发光的工作服爬上了树梢,洒下一缕缕金色的阳光精灵.rn——精灵们先是飞
1977年12月,570万名考生在“同一时刻”走进高考的考场,一起参加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对于这些青年来说,那个冬日分外的阳光灿烂。他们从农村、工厂、部队带着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