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理学奠基人程颢,终其一生倡导的“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哲学思想,是我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观发展的继承者。“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虽初步创立于西汉,但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是古人对于上天与人类关系的初步哲学感悟,即天与人之间具有感应关系。此时虽尚未提及“合一”或“无二”,但已经认可天人之间存在哲学联系。行至北宋,源于孟子相关天人学说的“天人合一”思想发展至哲学顶峰。一方面,程颢、张载等哲学家将之前“上下与天地同流”的朴素思想,发展为人与天地原为一体;另一方面,在强调“合”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博爱思想。程颢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关系,不仅架构了天与人之间的哲学关系,而且奠定了天人关系的发展方向——“合”。本文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结合北宋历史背景阐述程颢“天人一体”产生的时代背景,并纵向对比中国古代对于天人关系理论,深入探究程颢“天人一体”思想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着重介绍程颢“天人一体”思想的主要内容,并阐述“天人一体”的层次体现,以期能为处理当今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而真正达到和谐状态提供哲学思辨角度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