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复习作业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akkd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习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能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对已学知识巩固与提高。作业也一直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两者在教学功能上是相辅相成的,作业是复习的一种形式,复习是作业的功能体现。因此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结合总结出高中物理复习作业设计策略,旨在通过合理的复习作业帮助学生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构建物理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功能上来看复习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对抗知识的遗忘,并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利用复习作业达到练习巩固、方法应用、能力提升的目的。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高中学生上课时一听就懂,作业一做就错。针对这一现象,作者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和老师的访谈记录,得出当前物理复习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难度过高、缺少分层、形式单一、效率低下等四个方面。在结合学生的记忆规律、认知能力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高中物理复习作业的设计策略;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总结教学经验,再参考文献分析已有的理论基础,总结出一题多问、分层设计、多元化作业、针对训练等策略,解决复习作业存在实际问题。我们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通常会通过复习作业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关于复习作业的选择,教师多数情况下是采用已有的练习册,没有明确的设计原则。为了设计有效的复习作业,笔者认为在设计复习作业选题时应该考虑以下7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目的性,即弄清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以及作业要达到的目标;其次是典型性,习题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比如学生的易错题,出现频率较高的常考题;三是层次性,在作业设计的难度上要有梯度,知识的结构上要有层次;四是启发性,一道好的习题能够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也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五是生活性,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以日常生活为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六是灵活性,利用变式题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最后是综合性,通过对多种知识的组合应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关于复习作业设计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设计的章节复习作业与期末复习作业进行教学。总结并归纳复习作业设计的教学效果,找到复习作业设计的不足,完善复习作业的设计策略,为今后的实际教学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
其他文献
为利用“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均衡,四川省教育厅于2019年9月在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网站上推出“四川云教”全公益性课堂直播平台。笔者所在学校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作为首批15个主播学校之一参与了“四川云教”的建设,很荣幸,笔者被选为播出端学校“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直播班的物理老师,可随时了解“四川云教”建设的动态,也方便跟踪调研“四川云教”的实践过程。“四川云教”是依托于科大讯飞等公
高考是学生通过考试选拔进入大学的必经之路,也是现行制度下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最公平的途径,对任何一个高三的学生而言都非常重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高考模式下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更高。高中数学课程具有高度抽象、逻辑严谨、系统性强和应用广泛的特点,加之高三数学复习周期长、内容多,教学方式主要是讲授式教学,学生经常是被动的接受灌输,在课堂上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非常容易出现消极疲惫的状态,并且存在着相当比例
从美国教育发展情况看,早在80年代就兴起了教育改革,把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让所有学生都能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建设者”,十年之后,美国把改革的范围拓宽到企业、政府,在这样的改革氛围下使所有中小学教育都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中,APOS理论得以问世,对高校改革的顺利推进产生了积极影响。[1]国内外有很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在研究这个理论,我国也有很多中小学校在改革中运用了这一理论,
数学运算素养发展是高中阶段对学生素养培养的重点。就高中生而论,数学运算素养对数学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在高中数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到高中教育对高中生素养的培养,特别是运算素养的发展,重视程度很高。而现实情况是,学生数学运算素养发展受限,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于是在本学期初,针对新高一学生群体特点,通过研究相关理论依据,笔者对运算素养发展受限的原因展开一系列测试与调查,并希望能够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
针对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是当前物理学科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目前中学使用的物理教科书却是将近十年前的定版,教材中涉及的很多分组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已显陈旧,不能很好的契合当前科技发展水平需要的教学发展和近年来的不断更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有很多实验或者实例不能让学生对当时的物理情景产生清晰的认识,学生对实验过程以及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所展现的物理学原理也不能完全理解,甚
STEM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倡导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多学科融合,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许多国家都把STEM教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采用STEM教育引领人才培养和推动科技发展。我国当前采用的是分科教学,分科教学会使学生缺乏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格局下,很难开展完整意义的STEM
为了突出对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考查,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越来越贴近生活,注重数学的应用性。建立在实际背景下的数学试题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教学实践表明,在高三复习阶段,由于教学节奏紧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对数学阅读的指导;学生在解决信息量较大的数学题时,表现出解题效率低,甚至畏惧解决此类题目的现象,学生的数学阅读现状不理想。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改善数学阅读现状,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所接触的那些数学概念或者原理都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掌握好概括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中文科生在概括能力水平上普遍较薄弱,这不仅给数学教学带来巨大挑战,也为文科数学老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増加了难度。本文通过对概括能力的研究,希望通过强化学生的概括能力来解决目前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的困难,也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意义所在。在对概括能力的相关
初一是学生进入中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小学生思维和中学生有很大差别,知识量和中学也差别显著。由于小学与中学课堂教学差异较大,数学课堂教学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那么有些同学就会跟不上甚至产生厌学的心态,影响数学的学习。由于数学能力是由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分析性、敏捷性所组成的开放性动态系统结构。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而转化又是思维的核心。因此,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找准中
2014年,我国提出要对小,初,高等学段的学生建构更适合我国情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三年后教育部正式发布标准[1]。纵观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改历程,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变化,无一不是我国积极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展现,既关注国内国际教育前沿发展,又关注本国学生基础教育发展的情况。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深化,让教育目标不再局限于学生自身,而是要达到更高的层次,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