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fz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卒中复发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目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二级预防的群体约占20~43%,对于这一部分群体,再发卒中可选择静脉溶栓、取栓治疗等措施进行救治,抗血小板药物是否会增加这一类治疗出血转化的风险一直是探讨的话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从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经机械取栓治疗的存在急性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且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者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提示为急性大血管闭塞(Emergent Large Vessel Occlusion,ELVO),急诊给予支架或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治疗,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294例患者。按照取栓术前是否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分为两组:抗血小板药物组(AntiPlatelet Treatment,APT组)232例,非抗血小板药物组(non-AntiPlatelet Treatment,nAPT组)62例。APT组又分为四个亚组:单一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双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静脉抗血小板药物(替罗非班)。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脑卒中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史、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发病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onset to groin puncture,OTP)、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puncture to recanalization,PTR)、既往血压水平及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术前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术后即刻NIHSS评分、侧支循环情况、血管再通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上述指标。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u检验),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亚组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或H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对于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发生率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PT组较nAPT组血管再通例数较高(191 vs 34,X~2=20.583,P=0.001),血管再通率(82.3%vs 54.8%,P=0.001)较高。3个月功能独立性(29 vs 123,P=0.382)、3个月mRS评分(3.45±1.210 vs 3.82±1.073,P=0.252)、3个月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5.6%vs 3.2%,P=0.571)、两组间的穿刺至再通时间(t=-0.367,P=0.714)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PT组较nAPT组心房颤动史无明显差异:50 vs 17,X~2=0.957,P=0.328。APT组较nAPT组发病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onset to groin puncture,OTP)无明显差异:t=-0.766,P=0.444。APT组较nAPT组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puncture to recanalization,PTR)无明显差异:373.98±110.735 vs 359.97±94.651,t=-0.367,P=0.714。APT组较nAPT组入院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差异:157±21.7 vs 151.13±21.791,t=0.967,P=0.326;88±12.3 vs 88.78±12.514,t=0.114,P=0.736。APT组较nAPT组术前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13.94±6.618vs 15.07±6.824,t=-1.409,P=0.159。APT组较nAPT组术后即刻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7.13±3.380 vs 6.09±3.2,t=-1.037,P=0.300。APT组较nAPT组侧支循环情况无明显差异:c2=1.111,P=0.574,APT组较nAPT组血管再通率高:82.3%vs 54.8%,X~2=20.583,P=0.001。2.APT组四个亚组结果分析显示:1种抗血小板药物组(1组)与双重抗血小板药物组(2组)、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3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静脉抗血小板药物(4组)进行组间比较,口服加静脉抗血小板药物组(4组)较其他组血管再通例数较高(34 vs 36 vs 32 vs 16 vs 64,X~2=10.330,P=0.035),血管再通率(54.8%vs 58.0%vs 56.1%vs 55.1%vs 76.2%,X~2=10.330,P=0.035)较高。3个月功能独立性(29 vs 33 vs 26 vs 17 vs 47,X~2=2.670,P=0.614)、3个月mRS评分(3.45±1.210 vs 3.66±1.173 vs 3.88±1.070 vs 3.97±1.117 vs3.86±0.984,F=1.892,P=0.112)、3个月症状性颅内出血(6.5%vs 6.5%vs 5.3%vs 13.8%vs 7.1%,X~2=2.327,P=0.676)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静脉应用替罗非班组血管再通率高(76.2%),且症状性颅内出血无明显差异。对于侧支循环代偿良好者,抗血小板治疗不会增加sICH的发生率(OR=0.9712,95%CI 0.465~1.789,P=0.788);但对于侧支循环代偿不良者,抗血小板治疗会增加sICH的发生率(OR=2.239,95%CI 1.132~4.430,P=0.021)。3.患者3个月功能独立性与发病到就诊时间呈负相关,即发病到就诊时间越长,功能恢复越差(OR=0.730,95%CI 0.562~0.949,P=0.019)。4.侧支循环越好,再通率越高(OR=1.750,95%CI 1.277~2.399,P=0.001);血管再通率亦与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有关,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血管再通率较高(OR=5.329,95%CI 3.119~9.103,P=0.001);对于各个亚组,单抗组(1组)、双抗组(2组)、口服加静脉抗血小板药物组(4组),侧支循环与血管再通率呈正相关(OR=3.868,95%CI 1.512~9.898,P=0.005;OR=2.641,95%CI 1.282~5.441,P=0.008;OR=2.730,95%CI1.384~5.386,P=0.004)。结论:1.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院前规律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增加取栓的再通率。2.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院前规律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不会增加sICH的风险。3.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塞患者,术前应用静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较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更能增加再通率,不会增加sICH的风险。4.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塞患者,发病到就诊的时间短、发病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短、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短,术后血压管理良好,侧支循环良好者,再通率良好,发生sICH的风险小,3个月功能预后越好。
其他文献
针对石油开发中产生的大量含油污泥,开发了一种集清洗药剂、高速搅拌、臭氧气浮、杂物去除和油水砂分离等多种工艺于一体的新型化学清洗处理技术,并实现了连续工业化生产。含
本报讯(记者汪秀玲)2月7日,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黄州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暨扶贫开发工作
报纸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迈向深水区,走内涵发展之路已成为各大医院适应政策导向和实现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思路把握、体系设计和管理策略三个方面,介绍医院质量管理
沈阳地区有大量辽代文化遗存,城址、墓葬、辽塔在法库、康平等郊县以及沈阳市区均有分布。其中,城址以法库为多,墓葬、辽塔以沈阳城区为多,这种分布与辽代沈州为州治所在地、
<正>江西财经大学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年7月,2003年4月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旨在构建高水平科研组织,聚集和培养优秀学术
随钻测井技术通过对钻井现场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地层信息的综合评价,以便合理的控制钻井眼轨迹和不断调整钻井进程。在随钻测井系统中,数据信息的
当下少年犯罪问题不仅是刑法学也是犯罪学研究以及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单纯依靠刑罚并不能有效治理少年犯罪。尤其是近代以来,以刑罚为中心的监禁矫正政策的失败更促
从山西太谷、运城采集的油菜根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yc8,研究了其对植物的促生作用及其营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油菜内生细菌yc8的100倍发酵液处理不同油菜品
在爆轰冲击波测试、高速碰撞、火箭推进等工程应用领域中,光纤测速作为一种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较高的非接触测量手段被广泛应用。与传统激光测速相比,全光纤测速系统以其可靠性
目的调查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IDS)患者中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比较血清标本与痰液标本的巨细胞病毒阳性检出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