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数据共享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W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建设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途径,尤其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建立丰富的业务程序帮助人们快速的处理繁琐的统计与分析工作。然而在许多应用领域,系统不得不面向多种数据源进行处理。不同数据源之间的异构数据难以使用相同的业务处理过程给信息系统的建设造成了较大的阻碍。在激光雷达网的多站点协同监测中,各个监测站点可能使用不同原理、不同型号的激光雷达,所产生的数据也有较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监测数据难以共享与利用的问题。解决激光雷达网中存在的异构数据共享问题,是充分发挥激光雷达网进行大范围大气环境变化监测的前提。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异构数据共享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通过比较现有的数据规范化思想,调研国际上已建成的激光雷达网,分析我国激光雷达网的特点以及数据共享与利用的需求,对我国激光雷达网将面临的异构数据共享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重点研究。本文以激光雷达网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特点为基础,构建激光雷达网异构数据共享平台,该平台涉及数据转换模型、数据存储模型等多项方法与技术。其中数据转换模型用二级适配的方法实现了异构数据格式的转换,而数据存储模型则将统一的中间格式文档化后,以适合激光雷达网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扩展的方式,建立数据的存储和索引结构,从而进行数据的共享。
其他文献
Web服务以其良好的互操作性、松耦合性、可扩展性等诸多优点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共同关注。虽然Web服务本身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单个服务能实现的功能毕竟有限,无法满足
学位
VANETs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无线数据分发网络,由于VANETs不仅能提高交通安全,还能将视频、音频、数据文件等娱乐信息传输给车辆,已经成为了研究热点。在车辆网络
数据挖掘是一项在大规模数据中寻找有用规则的逻辑过程。过去三十年间,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指数倍增长使得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数据采集仪器和存储媒体被大规模采购。这项
特征提取技术在模式识别领域中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在人脸识别中,能否提取有效的鉴别特征是实现人脸准确识别的一个主要因素。人脸识别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人脸检测与定位和人
随着排放法规日趋严格和能源危机不断加重,通过电子技术来改善发动机各项性能指标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发动机电控技术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和控制算法灵活等优点,
纹理的方向性研究是纹理分析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关纹理方向的检测在图像融合、纹理重构、纹理分割、纹理分类、图像检索等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无线信号识别特定目标以收集相关信息。这种被视作取代传统条形码技术的下一代识别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同时工作负担也在增加,因而对家庭的顾及在相对减少。而社会活动的复杂化,使得家庭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家庭监控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对海洋资源的日益重视,海洋观测技术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无形中对海洋观测的客户端软件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客户端软件设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