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火灾预警技术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ep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地人民交流的增加,船舶在各国之间进行人力和物品的运输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尤其是发达国家紧缺的石油资源,多数是靠船舶运输的。船舶由于其在海上航行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依靠船员和船上的灭火设备,很难扑灭,而且很难得到其他船只和陆上消防人员的援助。所以在火灾发生初期就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灭火,显得格外重要。本课题来源于浙江省科技厅的“基于CAN总线冗余的船舶机舱监控系统开发”项目,主要负责设计一套船舶机舱火灾预警系统,目的是在机舱火灾发生初期,就能够给出准确的预警信号,并在船舶监控中心显示机舱内的环境信息。人们很容易从一幅图片中观察场景中的各种信息,而且图片中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如何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从船舶机舱的监控画面中辨别火灾是一种火灾探测发展趋势,也是热点研究课题。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辨别火灾火焰的方法,利用的是火焰的颜色特性和运动特性。火焰颜色的提取利用的是HSI和RGB色彩模型,运动物体的提取采用的是高压缩比的码本建模,我们将两者相结合来识别火焰。若上位机识别到监控现场中有火灾火焰,就将采集的现场图片发送到监控中心并显示。由于单一传感器采集信息的局限性和对环境判断的不可靠性,本课题应用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提高对机舱火灾判断的准确性。监控中心对接收的多传感数据和图像进行模糊推理。若最终决策火灾的可信度大于某一阈值,则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本论文首先介绍了船舶火灾预警系统的背景和意义,通过分析火灾预警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确立了设计一套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火灾预警系统。整个系统的设计包括下位机、上位机和监控中心三个部分。下位机主要负责采集现场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和烟雾;上位机主要负责接收下位机传输的环境信息、采集现场监控画面并进行火灾分析、将图片和传感器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主要负责对上位机发送的多源信息进行融合。在本课题设计的火灾预警系统中,烟雾传感器采用MQ-2气体传感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采用集成的AM2303高性能传感器。下位机单片机采用P89C52单片机,上位机采用ARM处理器S3C2440A,监控中心采用通用的PC机。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通过串口通信就可以满足实时性和可靠性。上位机和监控中心由于线路的加长和通信量的增加,采用以太网和冗余CAN总线的通信方式。本论文中详细给出了上位机实现以太网和CAN总线通信的硬件和软件实现方式,并详细介绍了如何确保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叶绿体基因组trnL-F非编码区序列变异分析以及I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罗汉松科植物陆均松和鸡毛松进行种群遗传变异水平、遗传分化以及分子系统发育地理
摘要: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是现在新能源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其能量转换效率并不是非常理想,因此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在研究其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对器件效率的依赖性时,对器件进行模拟是有建设性意义的。为了找到影响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物理机制,以及预测他们能达到的最高效率,数值模拟已经被普遍的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特性的模拟。尽管在模拟时,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参数或是对仿真模型进行了假设,但是数值模拟仍可以直观地描述太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山脉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海拔1365~3120 m,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6°C,降水量500mm。得天独厚的自
现代社会生活中,信息和娱乐的消费者是通过图形来引导的,人们在图形中寻找快捷的信息。图形是为了阐释某个概念、传达某种内容,其价值也是通过大量复制的作品在面对相当数量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不可回避的问题;无论全球气候变化是否由人类引起,其产生的影响都已日益显现。温度和CO2浓度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核心的两个影响因子,本文选取浮游生物
本文对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测试了组蛋白去乙酰酶的抑制剂丁酸钠对于细胞生长的影响。MTT测试显示丁酸钠给药可以有效地抑制这两种
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和医疗卫生保健市场的迅速发展,推动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变革。人体通信技术以人体作为数据传输通道,为便携式电子设备建立起无线网络,降低了监测系统的复杂
微通道板作为一种具有多种优点的电子倍增器件,在众多探测领域被广泛应用。噪声特性是评价微通道板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外对微通道板噪声的评价主要利用研究测试微通道板噪声
目前世界各国在天文观测领域发展迅速,多通道RSR(Radio Science Receiver)接收机是天文观测中的关键性设备,在搜寻地外文明、探索未知星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的目
1993年,Strobel等从短叶红豆杉树中分离出可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使得利用微生物无限生产紫杉醇成为可能,同年,周东坡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也从东北红豆杉中分离到4株紫杉醇产生菌,并经过遗传选育获得产量高达448.52μg/L的高产工程菌株,但要满足大规模生产,尚需进一步提高产量。遗传转化技术不但是基础研究的手段,而且是进行分子生物学遗传改造的重要工具。然而目前尚未见到有关紫杉醇产生菌树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