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紫杉醇产生菌HQD<,33>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iyi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Strobel等从短叶红豆杉树中分离出可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使得利用微生物无限生产紫杉醇成为可能,同年,周东坡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也从东北红豆杉中分离到4株紫杉醇产生菌,并经过遗传选育获得产量高达448.52μg/L的高产工程菌株,但要满足大规模生产,尚需进一步提高产量。遗传转化技术不但是基础研究的手段,而且是进行分子生物学遗传改造的重要工具。然而目前尚未见到有关紫杉醇产生菌树状多
其他文献
研究区域位于澜沧江上游黑惠江支流、云南西部大理洱源县山区的典型地带,由于该区对土壤资源的依赖和经济利益的驱使,植被破坏,森林资源急剧下降或退化为低质次生林或荒山裸
摘要: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是现在新能源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其能量转换效率并不是非常理想,因此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在研究其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对器件效率的依赖性时,对器件进行模拟是有建设性意义的。为了找到影响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物理机制,以及预测他们能达到的最高效率,数值模拟已经被普遍的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特性的模拟。尽管在模拟时,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参数或是对仿真模型进行了假设,但是数值模拟仍可以直观地描述太
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和医疗卫生保健市场的迅速发展,推动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变革。人体通信技术以人体作为数据传输通道,为便携式电子设备建立起无线网络,降低了监测系统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