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高层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抗震设计中通常是假定地基是刚性的。显然,这种人为地将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当作相互独立的部分,而不考虑它们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不符合实际的情况的。随着各种高层建筑结构形式的出现,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与结构受力情况不符的设计原理。因此,研究土—结构相互作用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土—结构相互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首先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对土体采用Drucker—Prager弹塑性本构模型,对上部结构采用双线性等向硬化弹塑性模型,建立了一个平面的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简化分析模型。然后利用整体有限元分析法,建立不同场地条件下框架结构的ANSYS算例模型,并对Ⅱ、Ⅲ类场地上的上部结构不同刚度的框架结构输入两种不同的地震波,通过对比是否考虑相互作用下结构的各项地震反应特性分析得到,考虑相互作用后,上部结构的动力特性、剪力最大值、轴力最大值、楼层的位移最大值、楼层的加速度最大值各项地震反应特性都发生了相应改变,并且这种改变是不容忽视的。通过以上分析结论说明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在结构分析中是必要的,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适当考虑,以实现安全经济的最优设计目标。
其他文献
深埋煤岩体在较高的地应力作用和地质活动的影响下自身存在大量的裂隙与节理、割理,在巷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应力的重分布及回采动压会加剧煤岩体的变形破坏,影响巷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亦得到广泛的应用,土木工程发展至今,工程领域的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规模也越来越庞大。针对结构施工难度高、个体特
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因为具有结构布置灵活性和经济适用性,是实际建筑结构中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我国规范只是通过周期折减系数来考虑砌体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的影响,但是实
板壳结构在动力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问题是一个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常常碰到的难题,其研究能够为板壳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还能为结构的防爆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本文以能
可变结构体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领域,其中的大多数在本质上均可视为各类机构。我们把这类在可变结构体系中起骨架作用的机构称为结构式机构。与一般传统机构不同,结构式
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是当今土木工程界关注的问题。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的因素有多种,且往往同时作用于混凝土结构,具有耦合性。本文针对多因素耦合问题,研究了多场耦合作用下
近海风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往往会受到风浪荷载的联合作用。作为一种高耸结构,其基频往往落在风浪荷载的卓越频率范围之内,因此近海风机是一种风浪敏感性结构。风致荷载和浪致荷
光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有机污染物已经成为污染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光催化剂,TiO2纳米管阵列因其更强的吸附能力和更高的光催化活性而得到广泛应用。从实用化的角度考虑,光
地下水位变化是边坡变形破坏和滑坡灾害的主要环境因素。目前,滑坡治理措施都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滑坡抢险期间最担心的问题是降雨引起坡体地下水位上升,而导致滑坡失稳造成安全
地下水污染的加剧已引起政府和百姓的广泛关注,多种污染物共存的地下水中,有机卤化物和重金属占据相当的比例。可渗透反应墙(PRB)是当前地下水修复领域中效果较好的一种新型原